129思考的瓶颈在哪里随我一起突破思
大家好,“丁与卯”如期相约。
今天讨论“思维卡点”,应该算作我的原创概念,算是一个形而上学的东西,可能会有点“烧脑”,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味。
01思维卡点的表现有哪些?
日本作家山田紫霓在《思维与写作》一书中,提到了一个“思考停止点”的概念。受其启发,结合个人思考,觉得翻译为“思维卡点”或许才更贴切,但其意蕴与原文截然不同。
无论是哪个人,也不论男女老幼,都会有自己的思维卡点。
比如,碰到什么事的时候,有些人的“口头禅”就出来了,这个时机往往是他的思维出现了卡点。
还比如,凡事不能过于绝对,话语中出现了“全部都是”“绝不可能”“根本不”等绝对词的地方,很多情况下情绪比较失控,也是容易出现思维卡点的时候。
再比如,落实工作中,有些事情可能推动不下去。表面上看是执行环节出现了卡点,实质上是执行层的思维出现了卡点,这才导致了行动上落实不下去。
出现思维卡点最经典桥段,就是抛出“落水后是先救老婆还是救老妈”这种“两难”命题,请问你怎么选?在你思考犹豫的那一刻,思维卡点就出现了。
02思维卡点的危害是什么?
经过分析就会发现,思维卡点实际上是一种“温柔的陷阱”,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如果不能及早地跳出来,就会在人生路上栽大跟头。
有人说,思维卡点就像一个“盾牌”,当你碰到比较棘手或者让你为难的事情,它就会冲出来站在最前面,以一种被动应对的态势来“保护”你。
形成习惯以后,一旦碰到了矛盾问题,就会触发思维卡点的“自保开关”,我们就变得像寻求老母鸡保护的小鸡仔一样,缩成一团躲起来,不愿意直视和面对现实困境,寄希望于别人。
我理解,遭遇思维卡点,就像身处漩涡之中,要么始终在外围打转转,就是进不去,也出不来;要么就是被漩涡拉扯着,突然陷入了无底的深渊。
更为危险的是,假如你长期思考不出解决办法,那么这个思维卡点就一直存在,最终形成“思考动脉硬化”,甚至会变成思维梗阻。
思维上的劣势一旦形成,必然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工作,有时候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
03遭遇思维卡点怎么突破?
造成思维卡点的主要原因,就是惯性思维,以及畏难情绪。
我们在思考“舒适区”待的时间过长,总是习惯于按照老方法、老套路办事,尤其是遇到新情况新问题以后,往往不能够及时转变思维,更别提如何创新着应对。
然而实际生活中,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或者说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要突破思维卡点,打通思维的链路。
这就需要我们刻意训练,主动突破,自讨苦吃,跟自己的惰性“硬刚”,与懦弱“互怼”,你不战胜它,它就裹挟着你走向堕落……
同时,培养多向思维习惯,避免碰到难事就落入线性思维,多去尝试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换个角度看问题,就可以将思维从一维提升到二维,甚至是三维或更高维度,寻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
04跳出思维卡点有啥技巧?思维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你要想成为这个社会上的雄鹰,必须要成为思维层次的王者,必须要经历3次成长。除了破壳而出那第1次诞生,至少要忍受2次痛苦的蜕变。
既要学会独立思考,就好比雏鹰被老鹰推下悬崖练习飞翔,看似无情却是深爱。人总要自己学会长大,谁也替代不了。
又要善于自省反思,就如同老鹰随着年岁渐长,必须自己拔出羽毛、啄破硬甲,经历痛彻心扉地换羽蜕甲,才能在置之死地而后重获新生。否则,老鹰只能原地等待老死。
这两次蜕变,前一次是从小走到大的被动成长,后一次是从弱走向强的主动出击,实质上都是不破不立,破而后立,我说明白了吗?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ghi.com/jbby/15438.html
- 上一篇文章: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