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9万6千公里的人体内旅行
上一章节,我们初步了解了心脏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本节将对心血管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血管,进行详细阐述。帮助大家认识血管的构造,血管与心脏的关系,血管在人体分布特点,以及与血管有关的疾病等等。
——血管——
心脏做为血液循环的枢纽,它运送的血液必然要通过一个庞大的管道系统才能完成,这个管道系统就是血管。血管的总长度堪称管道的世界之最,总长度达到9.6万公里,可以环绕地球赤道两圈之多,这个数字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如同一个刚出生的新生儿,对着护士朗诵《三字经》一样让人大惊失色。但是科学是毋庸置疑的,血管和心脏共同构成的这个密闭的管道系统,推动血液周而复始地循环运动,因此又称为循环系统。
如果,我们把心血管系统比喻为城市的供热系统,心脏如同供热站的锅炉,血管就是供水管道,那么就能够初步了解人体血液循环的运行过程了。
锅炉将热水输出,通过一系列管道进入到千家万户,完成热源供应后,降温后的冷却水再由一系列管道输送回锅炉,这样一个庞大的、密闭的管道系统,单从循环的形式来看,和人体的循环系统有异曲同工之处。
然而,心血管系统无论是形态结构还是功能特点都远比供热系统要复杂的多。
我们首先要了解人体内的三大类血管。
第一类动脉血管
是与心室相连,将血液输出心脏的管道,因其管壁厚,弹性大,收缩力强,活动明显,所以叫动脉。
因为动脉的功能是将血液输送至全身,因此必须要有足够的推动力才能完成,这个推动力除了心脏的收缩力外,还有动脉血管自身的弹性和收缩力。所以,血液在动脉内需要承受相应的压力才能正常流动,于是就有了血压这个概念。血液与动脉壁之间的侧压力就是血压,是四项生命体征中的又一个重要指标。
由于动脉的搏动和心脏的活动基本同步,也包含了收缩和舒张两个运动状态,也就是管径扩张和缩小的改变,因此对血液的压力就出现了两个明显的指标,即收缩时的压力和舒张时的压力,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高的收缩压和低的舒张压,这两项压力参数可以在上臂通过血压计进行测量获取。
动脉的搏动频率也可以在手腕的桡动脉进行计数,所获得脉搏数值,即意味四项生命体征之一的心率。
第二类静脉血管
是与心房相通,将血液输入心房的管道,管壁薄,弹性弱,几无收缩力,与动脉相比,显得沉默安静,因此叫静脉。
第三类,即是蔚为壮观、交织成网、密集分布,并将动脉和静脉连为一体的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肉眼无法企及,管壁薄,几乎是由一层扁平的细胞形成,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因此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除此之外,管腔小,最细的直径只有7微米,也就是千分之七毫米。就是这类细小到超乎想象的管道,却在人体广泛分布,成就了人体内物质交换的一个巨大场所。
放大倍的电子显微镜下毛细血管
那么,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以及心脏之间是怎样的一个构成关系呢?
为了能够把心血管这个庞大的系统进行形象地描述,我们仍然借用城市供热系统来进行比喻。
仍然把锅炉比喻为心脏,输出热水的管道就是动脉。先是粗大的管道从供热站的锅炉离开,分支后进入到各个片区,再分支后进入到每幢楼房,然后不断分支,到达单元、楼层,截止到这一部分,即相当于心血管系统的动脉部分,其功能很简单,就是输送热源水。
当管道延伸至千家万户后,就要发挥供热效应了,那么位于居室内的这一部分就相当于毛细血管了。当热源水从每一个居室内完成循环后,冷却水即进入到返程管道,依次从楼层、单元、楼房、片区等区域不断交汇,直至再返回到供热站,这一部分管道的作用是将冷却水输送回锅炉,即相当于心血管系的静脉管道部分。
奇妙的是,人体的血管分布和城市的热力管道布局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比如,热力管道大都是送水管和回水管互相伴行,两个伴行的管道内,热水是流出锅炉,冷水是流回锅炉。而血管也是如此,除了位于胸腔和腹腔内直接与心脏相连的大血管主干外,其它的中小血管,动脉和静脉大都也是相伴而行,亲密无间。动脉圆韧,弹性强,有搏动,血流为离心方向;静脉柔软,弹性弱,无搏动,血流是向心方向。因此,互相伴行的动脉或静脉都有同一个名字,只不过姓氏不同而已。比如上臂的血管,有肱动脉就有肱静脉,肾脏的血管,即有肾动脉也有肾静脉等等。
通过上述的比喻,我们发现,位于居室内的暖气及管道,是热源供应的终末场所,也是热力管道系统中数量最为庞大的区域,同时,它又起着将供水管和回水管连为一体的嫁接作用。
这与心血管系的毛细血管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两者之间又有本质的区别。供热系统的作用仅仅是供应热量而已,而毛细血管则是要完成至关紧要的物质交换的功能,不但要向全身供应营养物质,还要将全身代谢后的产物输送到人体的排泄器官。
让我们展开无尽的联想。假设有一种方法,让人体只能显示所有的血管,结果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尊神奇的三维人体塑像。
密密匝匝的血管,巧夺天工般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形。头、颈、躯干、四肢,以及心、肝、肺、肾等所有部位和器官,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完全是由血管构成。仔细观察发现,密如织网般的血管并非都均匀地分布于所有器官,如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肌肉等器官的血管分布极为丰富,这类器官的颜色也大都呈现出暗红色或绛红色,远比其它器官颜色深。再仔细观察又发现,唯有指(趾)甲、软骨、角膜等少许组织没有血管显现,这意味着,人体唯有这几处是被血管遗忘的角落。
人体血管铸型技术(示全身血管)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被针尖刺伤皮肤后会出现渗血,其原因就是损伤了毛细血管所致。由此可见,毛细血管在人体内分布的密度和广度,超乎人的想象,构成了人体内一个巨大的物质交换的场所。
那么,血管硬化是怎么形成的呢?
人体内三大类血管,无论形态结构方面的差异再大,但其管腔内壁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异常光滑,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可极大地降低血液流动时与管壁间的摩擦系数。但是由于人类的无知与劣习,这个卓越的建筑结构竟无以复加地遭受着人为的破坏。
例如,饮食不加节制,长期摄入高胆固醇食物,则会导致血脂增高,粘稠的脂类物质就会沉积在血管内壁上,逐渐形成粥样斑块。随着斑块沉积日渐加重,血管管壁会不断增厚而硬化,管腔便会逐渐狭窄。
我们打个形象的比方,如果把血管比做下水管道的话,那么茶楼的下水管道,之所以少有堵塞的现象,是因为水质清冽的缘故。而川菜馆就不同了,终日倾倒的油腻污水,会在下水道管壁逐渐形成油脂附着,经年累月的沉积,就会使管壁越积越厚,管腔越来越小,于是,当有成形的物质无法通过狭窄的管腔时,即发生堵塞。
人类长期且不加节制地摄入高脂肪饮食,血管就会出现川菜馆下水道一样类似的病理改变。如果有一天,一个较大的或称为血栓的斑块脱落后,将会随着血流向前运行,当血栓一旦抵达小于自身直径的血管时,即发生堵塞,那么堵塞后的血管所供应的区域,组织和细胞就会出现缺血的严重后果。即使并非血栓造成,已经严重狭窄的动脉血管,一旦出现痉挛性收缩,残余的管腔也一样会封闭,堵塞的结果同样会发生。
这就如同恶霸村长觊觎二黑的媳妇不成,恼羞成怒,于是将灌溉二黑家田地的水渠堵死,导致田地干涸,菜蔬缺水打蔫,最终枯萎而亡的结果是一样的道理。
而现实的残酷往往在于,最易发生堵塞的血管,不是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系统,就是供应大脑的血管。发生在大脑血管的堵塞,就是脑梗塞,中医称之为中风,后果是非死即残。而堵塞如果发生在心脏的冠脉系统,就是人们闻之色变的心肌梗塞,是心血管类病种中死亡率首屈一指的疾病。
脑梗塞示意图
心梗示意图
高血压病、冠心病以及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发病原因,与人类自身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
根据临床统计的数据分析来看,相当比例的患病人群存在一些共性特点,即物质条件优裕,生活过度奢靡,长期高胆固醇饮食,平时缺乏运动,多有不良嗜好,且大都以奸商、土豪、贪官,以及酷爱跟一些为了帮助中国的性福事业,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热情似火地从事专业性服务的国际主义洋妞学外语的领导干部为高发人群,这对广大劳苦大众而言,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下一章节,我们将一起了解血液和循环的奥秘
长按我的白癜风的危害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ghi.com/yfzl/6804.html
- 上一篇文章: 鸡蛋的72变
- 下一篇文章: 2017年护理理论题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