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60岁各年龄段的体检重点
40岁可谓是一道“健康分水岭”,这是因为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0岁后,人体衰老会进入一个阶段,而各种疾病也开始逐渐“找上门”。体检是及时发现疾病的重要手段。综合考量各个年龄层的疾病发病率、常见生活习惯等,专业医生为体检者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说明和建议。
体检项目
应根据疾病好发率来选择
体检项目很多,而且随着医学的发展,新项目还将层出不穷。
那么,体检时,我们到底该做哪些项目呢?
专业医生提出,有一些是不分年龄层、人人都该做的检查,包括“三高”、尿酸、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胸腔X光、腹部B超、幽门螺杆菌检查等。
在这些“普检”项目基础上,专业医生建议依据疾病发病率,完善“选检”项目
40岁以后,留意心血管疾病
40岁以后,多数人工作、生活繁忙,可能会饮食不正常,平常也没时间运动,因此容易产生“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做全身体检时,须留意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50岁以后,留意癌症
55岁以上的癌症患者,占所有癌症族群的85%。因此50岁以后的族群,应特别留意与癌症相关的检查。
其中,长期压力大,饮食高热量,爱吃加工食品的人,是大肠癌高危险群,最好做粪便潜血检查和大肠镜检查;平常有吸烟习惯的人,属于肺癌高危人群。
担心空气污染、吸入过多油烟者,可做低剂量电脑断层扫描,检查是否有早期肺癌或良性结节;
50岁后,患胰脏癌的概率会同比提高,胰脏在胃旁边,若患上胰脏癌,部分患者可能误以为是胃痛,延误治疗时机。即使做腹部B超,胰脏也可能被胃挡住,很难看到全貌。胰脏的检查可以做电脑断层摄影;
另外,50岁后还应提防心肌梗塞、甲状腺低下或亢进,以及眼部疾病等。
60岁以后,留意心血管病
60岁以后,人容易发生心血管粥样动脉硬化、颈动脉狭窄等病变。
骨质疏松问题也愈加严重,因此需密切留意相关检查。
70岁以后,注重身体功能
70岁以后,应注重基本生理功能的维持,以拥有良好的生活品质为目标。
因此,人们应针对此年龄层常见的疾病,如肌少症、认知功能障碍、骨质疏松、情绪问题(如抑郁)等疾病做检查。
体检数据解读
应因人因时而异
健康检查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检查,第二阶段是看报告。
临床上,不少人因为工作繁忙,疏忽检查结果,或者认为数据只略高于正常值,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应该没关系。实际上,检查结果不可忽视。
该如何对待体检报告呢?以下是我们给出的三个提醒:
看到指标异常应咨询医生
体检报告上的数据有异常,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
数据异常可能代表3种意义:
一是相对应的身体部位出问题,且对健康有潜在危害,或是已经产生危害,应积极治疗或改变生活作息。
二是其他情况造成的,而不是身体出状况,例如,女性检查结果有尿潜血,可能是因为没有避开生理期;血糖或血脂偏高,可能是因为空腹时间不够久。
三是代表其他意义,比如梅毒筛检,若检查结果呈阳性,未必是梅毒,可能是自体免疫性疾病。此外,任何异常都可能有灰色地带,也就是所谓的边缘值。
比如,饭前正常血糖值是3.9~6.1毫摩尔/升,若检查结果稍微偏高,介于6.1~7.0毫摩尔/升,可能是糖尿病前期,不代表一定有糖尿病。
检查项目参考值不尽相同
有些检查项目的参考值,会因为性别、年龄而不同。例如,女性更年期之前,因为有女性荷尔蒙保护,尿酸参考值一般建议0.32毫摩尔/升,略低于男性。
但更年期之后,女性的尿酸参考值通常会调整为0.39毫摩尔/升,和男性相同。
随着年龄增加,肌肉、骨骼、肠胃道、免疫系统都会退化。服药、饮食、运动的情形,也会对检验值产生影响。尤其是在65岁过后,检验参考值与年轻时相比不尽相同。
文章来源:徐培杰(上海徐氏医疗门诊部主任、主治医师)
编辑:朱锦
免责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ghi.com/lctx/10952.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病现在进入高发期,腿冷腿麻,走路跛行,
- 下一篇文章: 这9类疾病一旦患上,华佗在世都治不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