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勇降低HCY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中



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增加。总体上看,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心血管疾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心血管病刻不容缓。

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升高是血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了更深、更广泛的了解这一新危险因素,助力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死亡拐点的早日到来,由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江苏万邦医药共同翻译了《同型半胱氨酸:21世纪的胆固醇》这本书,同时对专家进行了专题采访。

霍勇:降低HCY——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中国处方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升高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死亡率逐年上升,其中动脉粥样硬化(AS)导致的死亡占50%左右。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医院霍勇教授团队通过多年研究,证明通过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升高对于AS有致病作用,有效降低HCY发生,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在刚闭幕的CSC上,霍教授对HCY相关研究做了专题报告,为进一步了解这个新的危险因素,我们进行了专题采访。

霍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人,大概有50%HCY都是>10μmol/L,即普遍存在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尤其在高血压患者中该比例高达70~80%,减少HHCY,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是未来很重要的一个公共卫生干预手段。应当建立以HHCY普遍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中国人的AS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通过干预、有效的预防,从而减少中国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1补充叶酸被证实可有效降低HCY、预防心脑血管事件

请您介绍一下关于HCY的研究结果,HCY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有什么关系?以及HHCY有什么危害?

霍勇教授:此前国际上已有循证医学研究结果证实,HHCY可致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但通过补充叶酸,降低HCY,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大规模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阴性结果居多,也就是说,通过补充叶酸降低HHCY的临床观察结果,并没有看到以冠心病为主要终点的心脑血管事件的明确减少。

我们团队将美国相关研究结合中国的研究成果进行荟萃分析发现,在大部分人群中,HCY升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叶酸缺乏,通过补充叶酸,减少高同型半胱氨酸,确实能够有效的预防心脑血管事件,整个降低的幅度大概降低18%。

安庆研究是第一个中国人大型长期随访研究,结果证明,中国人群中,HHCY在中国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致病作用是明显的,例如HCY水平<10μmol/L,10-20μmol/L,20-30μmol/L,>30μmol/L,对应的心脑血管事件死亡会逐渐增加。年我们发布了的CSPPT研究,得到了一个划时代的结果:在随机双盲的两组高血压的患者中,4.5年的随访显示,补充叶酸同时降压比起单纯降压,能额外减少21%的脑卒中的发生。由于中国人群普遍存在HCY偏高、叶酸缺乏,CSPPT研究只是看到脑卒中,对于像冠心病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影响,还要进一步的研究。

2引起HCY升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补充叶酸之外,仍需要探索其他降低HCY方式,目前有研究证实盾叶薯蓣降低HCY的作用,但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提问:HCY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我们已经知道降低HCY最安全有效的方式是补充叶酸,除了补充叶酸之外,临床上有哪些干预措施降低HCY的水平?

霍勇教授:通过20年的研究,我们发现HCY升高的最主要、最普遍的原因是叶酸缺乏。中国人群中叶酸缺乏原因是复杂的,比如食物中摄入叶酸少等等;不同遗传背景情况对于叶酸的吸收利用存在差异,例如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突变成TT基因型,对叶酸的利用也显著的降低,这类人群HCY更加容易升高。

维生素B12、B6作为辅酶的成分参与蛋氨酸循环,它们的缺乏也可以导致HCY的升高。因此,理论上说,补充叶酸、维生素B12、B6都可以降低HCY的水平。

但年的荟萃分析显示:单补充叶酸可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补充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却是无效的。加拿大WEISP研究同样得出了阴性结果,而且这一研究显示,补充B12反而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研究者分析认为这可能与维生素B12在体内可以生成氰化物,在心功能不好的病人中增加心血管事件。

盾叶薯蓣在研究中能看到具有降低HCY,并且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也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在临床上使用,作为有益补充,但关于盾叶薯蓣降低HCY的机制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总体来说,目前对于HHCY主要的干预以叶酸为主,但除了叶酸缺乏以外,还有很多引起HCY升高的因素,这些因素的研究与发现,可能是未来潜在的医疗干预靶点。

3控制HCY可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中国处方

提问:考虑到人种的原因,以控制HCY为目标对于我们国家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会有什么影响?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霍勇教授:根据HCY升高的水平,>10μmol/L就叫做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按照这个标准,我国约有50%的人HCY>10μmol/L,处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状态;尤其在高血压人群中,75%的患者HCY是高于10μmol/L的。今年以来在山西、陕西、甘肃的普查,大约90%以上高血压的患者存在着高HCY并且>10μmol/L。这说明我国无论是非高血压人群还是高血压人群中,叶酸缺乏、HCY升高都是普遍现象。美国在人群中高HCY的比例只有10~20%,在高血压人群中也只有20~30%,中国的比例是美国的4~5倍。考虑到这个情况,我们临床化验的正常参考值15μmol/L本身就是偏高的。按照HHCY真正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量效关系,实际上从5μmol/L以上就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美国和加拿大从年开始全民补充叶酸,而亚洲国家人群本身缺乏叶酸,也没有实现全民补充叶酸。并且,补充叶酸、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以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也没有被作为一级预防手段。

未来我们可以推行在面粉中加入叶酸作为重要的公共卫生干预手段,以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以及事件的发生,同时呼吁更多同仁跨入HCY的研究之门,建立以高同型半胱氨酸普遍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中国人的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通过干预、有效的预防减少中国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共同努力以期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死亡拐点的早日到来。

考虑到中国人群众普遍存在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所以控制HCY这一举措可认为是从中国人群特点出发而考虑的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中国处方。

小结:

关于HCY的研究尽管已有50年的历史,但到今天对其认识仍不全面。研究证明,补充叶酸是有效的降低HCY的方式;叶酸合并其他B族维生素未必有效;盾叶薯蓣可能为临床治疗上的有益补充,但其作用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因此,应当建立以高HCY为主要特点的中国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通过临床干预、有效预防,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如果以动脉粥样硬化这一类疾病,结合高血压、H型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血糖这些因素为抓手,控制得当,期待可以看到心脑血管事件发病死亡下降的拐点。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
北京白癜风专科治疗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ghi.com/jbzs/9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