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血压标准公布了,不再是12080



高血压之所以如此高发,可能是因为它的发病具有隐匿性,往往可能是在不知不觉当中血压持续升高,或是直至体检才被查出高血压。这样,就容易导致病情延误,从而引发并发症,可能就会严重威胁我们的生命健康及安全。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目前世界上患病率最高的一类慢性疾病,什么是高血压,说起来非常简单,可以通过现有的电子血压计或者水银汞柱血压计,通过反复正确的测量,如果发现收缩压超过mmHg,舒张压超过90mmHg,就可以认为存在高血压疾病。

高血压疾病从病因上可以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主要的一类疾病,占到高血压患者的90%-95%,常常查不出病因,需要终身药物治疗。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常常是因为一类疾病,比如肾病、内分泌疾病、主动脉疾病或者睡眠呼吸暂等一类情况所导致的,祛除病因后,血压可以恢复正常。

高血压的常见症状

1、心悸,呼吸急促

心率是交感神经激活的预测因子,心率上升意味着,交感神经的过度激活,可诱发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所以心率上升,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普通高血压患者,当其心率超过每分钟80次时,就需要进行心率管理。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的患者,心率超过每分钟70次,就必须进行心率干预。

2、头晕

头晕为高血压最常见的症状,有些是一过性的,常在突然下蹲和起立时出现,有些是持续性的,头晕是病人的主要痛苦所在,其头部有持续性的沉闷不适感,严重的妨碍思考,影响工作,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当出现高血压危象或者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可出现与内耳眩晕症相类似的症状。

、耳鸣

血压的不断上升,会给神经系统带来很大刺激。久而久之,对耳朵中的毛细血管造成破坏,从而导致耳鸣。这种耳鸣表现为双耳耳鸣,且持续时间较长。

4、肾脏表现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小动脉硬化。随着病情的恶化,高血压患者的肾脏会受到严重的健康干扰和肾脏病变。当肾功能下降时,它会导致夜间尿液。尿液中含有蛋白质、多尿、管状和红细胞。尿浓缩功能低下,酚红排泄和尿素廓清障碍,氮血症,甚至尿毒症。

5、出血

较少见。由于高血压可致动脉脑硬化,使血管弹性减退,脆性增加,故容易破裂出血。其中以鼻出血多见,其次是结膜出血、眼底出血、脑出血等,据统计,在大量鼻出血的病人中,大约80%患高血压。

6、说话吐字不清

脑供血不足时,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症状之一是突然说话不灵或吐字不清,甚至不会说话,但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

怎样测量血压最为准确?

1、选择合适的血压计

目前比较常用的血压计包括汞柱式血压计、气压表式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其中汞柱式血压计是测量血压最准确的血压计,但许多人不太会用这种血压计测量血压,可以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操作比较简单。

2、排除干扰因素

在接受测量前,受检者应当避免剧烈运动,安静休息15分钟以上。测量血压前要放松身体,尽量排空尿液,不要憋尿。测量血压前也不宜饮用咖啡、浓茶等对血压造成影响的饮品。

、尽量坐着量血压

指南中没有明确规定量血压的姿势。只要病人测量的上臂放在心脏水平,坐着、躺着、站着量都是可以的。但是理论上,姿势不同,量出的血压值也会有所差别。比如坐位测量的舒张压会比仰卧位高5mmHg,躺着量的收缩压高于直立位8mmHg。

临床上,多采用坐位式量血压。这样可以排除体位不同导致的差别,保证测得的数值之间有对比性,方便更准确地了解血压控制情况。

“新血压标准”公布了,不再是~80mmHg了,要知晓!

一般来说,之前的血压标准是/80mmhg,如果超过这个就代表高血压,但是到了现在,这个标准已经不适用了。

正常舒张压/收缩压:10/85mmHg。

临界高血压:11~19/86~89mmHg。

一级高血压:~/90~99mmHg。

二级高血压:>/mmHg。

由此可见,最新血压标准已调整至/90mmHg,那些血压高于/80mmHg、低于/90mmHg的人,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高血压。

如果血压值出现异常波动,医院检查,防止高血压出现诱发各种并发症,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什么时间段的血压值最为准确?

早上醒来到起床前,或者是起床一个小时之后,也可以在晚上睡觉之前,这三个时间段来说,测量的结果都是相对比较准确的。

因为早上醒后起床前,由于经过整夜的睡眠,机体代谢活动处于最低的状态,此时测量的血压最准。建议在家量血压,最好用水银柱血压计和压力表式血压计,最好不要用电子血压计,电子血压计的误差相对较大。

许多人都不清楚人体血压的变化规律,一般而言,我们的血压通常在早晨6-8点和晚上6-8点会达到高峰,建议如果患有高血压的朋友必须了解自己的血压,并监测自己的血压,测量血压的时候,最好选自同一个时间段检查,数值较准确。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ghi.com/jbzs/13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