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角度上看,动脉硬化闭塞症可分为哪几类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根据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规律和特点,我们可以从中医角度上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阴寒型闭塞性动脉硬化:

  寒凝血瘀,瘀阻血脉,气血运行失调,阳气不能温达四末

  主证:肢体明显发凉,冰冷;肢体呈苍白色;遇寒冷肢体发凉、苍白色、疼痛加重;突然发生急性肢体动脉血栓形成或急性肢体动脉栓塞,肢体冰凉、苍白,剧烈冷痛。疾病恢复期,寒凝血瘀未消除,仍遗留阴寒证;舌苔白,舌质淡;脉象沉迟、弦细。

  阴寒型闭塞性动脉硬化多属一期、二期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和处于疾病恢复阶段。

  阴寒型闭塞性动脉硬化治疗原则:温经散塞、活血化瘀。

2、血瘀型闭塞性动脉硬化:

  严重肢体瘀血,气摁瘀闭,血脉阻塞。

  主证:肢体发凉怕冷,麻木,瘀痛;肢体持续固定性疼痛,或急性肢体缺血剧痛;肢端、小腿、股部出现瘀斑、瘀点;间歇性跛行痛加重,夜间静息痛加重;舌有瘀点、瘀斑,或舌质红绛、紫暗;脉象弦涩或沉细。

  血瘀型闭塞性动脉硬化多属二期闭塞性动脉硬化症,严重肢体缺血、缺氧,可能发生肢体坏疽。

  血瘀型闭塞性动脉硬化治疗原则:活血化瘀。

3、湿热下注型闭塞性动脉硬化:

  寒凝血瘀,瘀久化热的初期阶段

  主证:轻度肢体坏疽感染,发红、肿胀、疼痛;肢体大片瘀斑感染,紫红、瘀痛;肢端感染,红肿、灼痛;伴有发热或低热;舌苔白腻或黄腻,舌质红绛;脉象滑数或弦数。

  湿热下注型闭塞性动脉硬化多属三期一级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发生轻度肢体坏疽感染,或肢体瘀斑感染等。

  湿热下注型闭塞性动脉硬化治疗原则: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4、热毒炽盛型闭塞性动脉硬化:

  寒凝挑大梁瘀,瘀久化热的炽盛阶段,主要表现为热毒证。

  主证:严重肢体坏疽感染,红肿热痛、或脓液多、有恶臭味;伴有高热、恶寒、神志模糊、谵语等;舌苔黄燥或黑苔,舌质红绛、紫暗,或有瘀斑;脉象洪数或弦数。

  热毒炽盛型闭塞性动脉硬化多属三期二、三级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发生严重肢体坏疽感染,出现毒血症或败血症。

  热毒炽盛型闭塞性动脉硬化的治疗原则: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5、脾肾阳虚型闭塞性动脉硬化:

  闭寒性动脉硬化症多为中老年病人,各主要脏器功能衰退,常有血瘀兼脾肾阳虚证

  主证:全身畏寒怕冷,肢体发凉,萎缩,神疲乏力;腰痛,足跟痛,腰膝酸软无力;阴冷,阳痿,性欲减退;食少纳呆,腹部胀滿;舌苔白,舌质淡;脉象沉细;此型多属一、二期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或疾病恢复阶段。

  脾肾阳虚型闭塞性动脉硬化治疗原则:补肾健脾,活血化瘀。

医院周围血管科

官方

医院周围血管科官方网站









































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最正规
小儿白癜风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ghi.com/jbzs/1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