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哪些疾病我们应



环绕在心脏周围的冠状动脉是给心肌供给氧气和营养的重要通道。

当动脉血管发生硬化,血流受阻,血流不畅引发的疾病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属于缺血性心脏病,也是动脉硬化代表性疾病。

01

心绞痛

当健康的冠状动脉因动脉硬化使其血管变得狭窄,血流减少,但未完全中断,不能给心肌(支持心脏跳动的肌肉)足够充足的氧气和营养时,进而会引起心绞痛。

症状

胸部像勒住一样疼痛

疼痛持续1~2分钟,长者5分钟

持续时间与疼痛程度成正比

心绞痛每人疼痛的部位不一样

治疗方法

保持安静,等待疼痛消失

服用硝酸甘油酯

手术(PTCA疗法)

心绞痛时,血流不完全中断,心肌还在跳动,静养,能够自愈。

02

心肌梗死

由于动脉硬化,当我们已经变狭窄的冠状动脉血管又被血管内剥落的血栓完全堵住,血液停止流动时,则引发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心绞痛反复发作的结果,实际上,一点前兆没有的人也很多。

症状

胸部剧烈火烧、压榨样疼痛。也形容“刀割肉一样”。

疼痛可持续30分钟以上,最后失去意识,陷入生死攸关的危险状态。

发作数小时内,死亡率接近50%。

治疗方法

保持绝对安静,立即叫救护车,送到有CCU医院。服用药物。

03

脑卒中

大脑是控制全身机制的神经中枢,脑部血管一旦发生堵塞、破裂、该部分的血流就会中断,无法将氧气和营养送达相应的神经细胞。当这部分神经细胞坏死后,身体也就相应地丧失了功能。因脑缺血等发生障碍,导致脑神经受损,并突发麻痹等神经性症状的疾病,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脑卒中。脑卒中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症状

舌头不听使唤、呕吐、手脚轻微发麻、症状一般1-4天才出现比较缓慢

缺血性脑卒中症状

一侧麻痹、说话模糊、意识不清、症状很快就表现出来

04

大动脉瘤

因动脉硬化导致大动脉血管壁失去弹性,韧性变脆,耐不住高的血压,慢慢就会膨胀变形,形成瘤状。多数情况发生在腹部。

大动脉瘤一旦产生,就会不断增大,直到破裂为止。一旦破裂,就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和呼吸困难,患者几乎都会死亡。

相比而言,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更多,易在5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

05

外周动脉血管疾病

如果上肢或下肢动脉出现了硬化,血管变窄,血流减少,我们称之为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外周动脉血管疾病)。

症状

脚部的动脉一旦引起阻塞性动脉硬化,脚部肌肉的血流量减少,引起供氧不足,脚变凉,感到麻痹。

大腿内侧和小腿疼痛,走路很困难,甚至不能走路,休息好转,走路继续疼痛。

随着病情的发展,在安静时也会疼痛

血液很难达到远部的血管,一点碰撞就会受伤化脓很难治愈,动脉完全堵塞,脚趾疼痛,知觉和运动麻痹,引起坏疽。

除此以外动脉粥样硬化还会导致肾硬化、急性胰腺炎、胆结石、脂肪肝等疾病。

呵护我们的心脏健康,从改变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开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防范于未然?

01

戒烟限酒

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主要的危险因素,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至于各种酒类,虽然少量饮酒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但还是建议大家尽量少喝或不喝(每天酒精的量,男性不超过20克,女性不超过15克)。

02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能量过剩及其引起的肥胖是导致血管硬化、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保护血管和心脏,肥胖者最好能减减肥,体重适宜者则要避免发胖。

03

平衡饮食,适量运动

合理的饮食和运动,不仅有利保持健康体重,而且能直接降低血管硬化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平衡饮食,较少的钠、反式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添加糖等危害血管的成分,较多的钾、不饱和脂肪酸、全谷(粗杂粮)、蔬菜水果等有益血管健康的成分。

增加运动量,可以改善三高指标,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管硬化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04

「四高」人群要积极治疗

如果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尿酸,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防止这些危险因素对动脉系统造成损害。

有研究发现,只要采取积极合理的预防和干预措施,90%以上的动脉硬化是可以避免的。

更多精彩内容

●治疗肾病的激素,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

●天气转凉,趁热多吃点……饭桌上的“热情”,您怎么看!

●20多岁女子身高突增10cm,后果竟是终身未孕,原因太意外!

●死亡地图来了!看看心血管病蔓延你家乡了吗?

●这5个小毛病,竟是大病征兆!早知道就能有幸躲过,尤其最后一个

●90后姑娘患晚期胃癌,这个习惯真要改改

●专家带您了解:世界第四大健康杀手——慢阻肺

●他们不是难缠,是真的有病,抑郁症!

赞赏

长按







































中科白殿疯医院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ghi.com/yfzl/9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