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P治疗可改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
既往研究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与心血管风险增加有关。NIH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根据日间有无嗜睡分为两组,评估对比两组患者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后动脉硬化的变化差异。
研究入选65岁以下中度至重度OSA且无大量合并症的34例男性患者,平均年龄55.2(7.9)岁。自主呼吸检查明确诊断,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ESS)10考虑为嗜睡。CPAP治疗前后四个月对患者行动态血压(BP)监测和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测量。采用线性混合效应回归模型对符合条件的嗜睡和不嗜睡患者进行比较。对非嗜睡患者行进一步分层分析。
结果,受试患者中嗜睡占38.2%,高血压79.4%,代谢综合征61.8%,血脂异常82.4%。单因素变量分析,cf-PWV与收缩压、年龄以及降压药物(P=0.),代谢综合征(P=0.)和日间嗜睡(P=0.)密切相关。嗜睡患者OSA更严重,AHI44.8(19.0)vs.29.7(15.7)事件/小时(P=0.),但睡眠研究参数与cf-PWV值无关。多变量回归分析发现,CPAP时间和嗜睡(P=0.)密切相关。
虽CPAP治疗后cf-PWV下降的证据不充分(P=0.),但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非嗜睡患者无明显改变,而嗜睡患者则显著降低(P=0.)。此外,对非嗜睡患者CPAP治疗后的进一步评估结果显示,其基线脉压较高(P=0.)和LDL-C水平较低(P=0.)与cf-PWV变化较大相关。
该研究提示,日间嗜睡患者OSA更严重,CPAP治疗后动脉硬化改善更明显(独立于年龄和血压)。除嗜睡外,CPAP治疗后cf-PWV降低主要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与睡眠研究参数相关性不明显。
参考文献:
MariaAlexandraMineiro,PedroMarquesdaSilva,MartaAlves,etal.TheroleofsleepinessonarterialstiffnessimprovementafterCPAPtherapyinmaleswithobstructivesleepapnea:aprospectivecohortstudy.NIH.BMCPulmMed.;17:.
(来源:《国际循环》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循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循环》”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ghi.com/yfzl/8924.html
- 上一篇文章: 来自陌生糖萼的惊喜防治动脉硬化的新
- 下一篇文章: 回顾大家来养生国医大讲堂之巧防妙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