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thICLT杨弋脑血管动脉粥样
点击上方“络病在线”可快速 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杨弋教授在第十三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上做了题为《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评估及治疗》的报告。他提到,目前,我国是全球卒中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 脑血管结构改变和功能失衡是脑卒中发生的两大病理基础。应用现代影像学方法对脑血管的结构和形态进行评估可有效指导临床诊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是我国患者卒中发生的重要病因,对于此类斑块,临床常用的超声评价能发挥的作用有限,而高分辨磁共振(HRMRI)可有效进行评估。研究证实,HRMRI下表现出的斑块特征与临床事件相关,与无症状的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患者相比,有症状者斑块负荷更大,偏心性更强、血管的正性重构更多,这提示斑块的不稳定更强。临床病例报告也提示HRMRI下表现出的斑块特征与病理分析结果较为一致。目前,临床已可利用HRMRI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定量评估,包括狭窄程度、斑块负荷、偏心指数、重构指数等,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对于当前临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方案,除常规的抗栓及降压、调脂、降糖等危险因素管理外,杨教授还着重介绍了中药通心络胶囊,其在梳理通心络胶囊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10年之路的基础上指出,通心络胶囊可全面靶向干预动脉粥样硬化,不仅可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干预,还可对动脉粥样硬化本身起作用,即通过抑制炎症性血管形成,更彻底稳定易损斑块,从而更有效减少卒中复发。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ghi.com/yfzl/7507.html
- 上一篇文章: 红糖加一宝,专治春季小毛病错过可就亏大
- 下一篇文章: 老年人最该吃的4菌类,防止动脉硬化,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