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硬化疾病的防治
颈动脉硬化即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在颈动脉的表现,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发生,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目前认为与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颈动脉硬化早期首先表现为内膜-中膜增厚,然后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在此基础上出现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脱落、附壁血栓形成及继发血管狭窄等,引起相应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病因:颈动脉硬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年龄60岁、男性长期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及高脂血症等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1.症状性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可表现为一过性单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单眼失明或失语等,一般仅持续数分钟,发病后24小时内完全恢复。发作过后查体无明确阳性体征,影像学检查无局灶性病变;
(2)缺血性脑卒中常见临床症状有一侧肢体感觉和/或运动障碍、失语,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查体可有相应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影像学检查可见局灶性病变。
2.无症状性
许多颈动脉硬化性疾病患者临床上没有任何神经系统症状或仅有一些非特异性表现,如头晕、头痛、晕厥等。
治疗: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生活方式的改变
1.包括戒烟、加强锻炼、控制体重、低盐低脂饮食等。发现轻微症状及时就医,控制血糖血脂用阿司匹林等药物稳定病情。同时患者在平时活动中特别是转动颈部时动作要轻缓切不能幅度过大。
2.药物治疗
(1)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2)抗血小板治疗:预防性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可显著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可每日口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
(3)强化降脂治疗:多项临床研究均证实他汀类药物可稳定斑块、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可根据患者LDL-C水平及是否合并其他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酌情使用他汀类药物控制血脂。服用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肝酶、肌酶的变化。
饮食
洋葱对脑血管硬化有改善作用,远离高脂高糖食物。即少吃动物肝脏、脑花、肥肉、油炸食品、糖和脂肪含量高的东西。
常见的他汀类药物有如下几种: 1.普伐他汀又叫普拉固、美百乐镇、中瓦停。 2.洛伐他汀又叫美降之、洛瓦停、洛之达、洛特。其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强度与普伐他汀相似,但部分病人在服用此药后,可出现消化不良、胃灼热、恶心、皮疹等不良反应。 3.辛伐他汀又叫舒降之。其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强度较普伐他汀强。辛伐他汀与其余他汀类药不同的是,它对于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病人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辛伐他汀适用于治疗伴有冠心病的高胆固醇血症的病人。值得注意的是辛伐他汀不能与四氢萘酚类钙通道阻滞剂米贝地尔合用。 4.阿托伐他汀又叫立普妥、阿乐。此药是一种新合成的他汀类降脂药物,其副作用较小。阿托伐他汀与其他他汀类药物相比,在与别类降脂药物联合应用时,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低。并且,阿托伐他汀的降脂作用较强。用小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即能明显地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浓度。
赞赏
北京白癜风治疗价钱白癜风医院南昌哪家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mdghi.com/lctx/6412.html
- 上一篇文章: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动脉硬化
- 下一篇文章: 血管软,寿命长血管硬,会要命一份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