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博士谈脾胃ldquo春困rd



徐进康

共产党员、主任医师(二级正高)

博士、博士生导师

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医院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指导老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务委员,世中联消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消化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消化专业委员会荣誉副主任委员,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兼消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本期主题:疏肝调脾防春困

春天到了你困了?

春困是我们的身体出了问题吗?

如何调理和预防春困?

中医专家为您一一道来

人为什么会春困?

万物复苏春回大地

昼长夜短总不够睡

白日犯困提不起劲

春困到底是咋回事

现代医学认为:由于冬季气温较低,人体皮肤中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液会更多的流向大脑,此时的大脑供血量相对充足。当气温逐渐回暖,皮肤中的毛细血管渐渐舒张,血液更多地流向四肢和皮肤,流向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大脑处于相对供氧量不足的状态,从而导致人们感到疲劳困倦。

中医认为:肝与春季相应,肝主疏泄与藏血。春季万物生发,肝气旺盛,常会导致肝火横逆犯脾克胃(木旺克土),导致胃失受纳、脾失健运。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损伤,则气血生化不足;肝火偏旺,影响肝藏血养血的功能,会致五脏六腑失去气血的滋养。因此人们常会出现乏力、头晕、心慌、胸胁胀满、食欲低下、精神抑郁、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腹胀、便溏等症状。

由此可见,正常的春困其实是季节交替,人体出现的生理变化。

如何预防和缓解恼人的春困?

虽然春困不是病,但是却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作息,打乱生物钟;造成精力不集中,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效率。

“春三月”指的是从立春到立夏这三个月,这是一个祛陈出新的季节,我们应顺应时节,“温和”养生。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言:“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尚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意思是说:春季是升发的季节,人们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锻炼,散步踏青,保持心情舒畅。

由此我们总结出以下三点经验:

01

保证充足的睡眠

《黄帝内经》中说:“人卧血归于肝,目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充足的睡眠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夜间足够的睡眠时间也有利于抵抗“春困”带来的疲劳感;另外,保证良好的睡眠还要做到“睡后勿思想”。同时午后也可适当小憩,闭目养神,从而使我们的机体得到有效的调整,缓解疲劳。

02

饮食调养

中医认为,春天是肝气主导的季节,肝气旺盛,肝胜脾,脾失运化,水湿内停。加上春季阴雨绵绵,外湿易困阻脾阳,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不通;由于湿性重浊粘腻,人体易感到疲乏、嗜睡。因此,健脾祛湿能够有效地解除春困。像山药、薏仁、胡萝卜、地瓜、赤小豆等食物,都是健脾祛湿佳品。肝属木,青色入肝,故春季可以适当多吃绿色的“香”菜补助阳气,调和肝脾,比如香椿、香菜、香葱、韭菜、大蒜等。

韭菜:又叫“初春第一蔬”,味甘性温,有温中下气、助阳的作用,脾胃虚寒者尤为适合。

香椿: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有助于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人体的应激能力,常吃可以消除春困、提升精力。

03

适当的户外运动

冬季强调静养,但春季相反,春季养生强调“动则养阳”。春季阳气初升,阳主动而阴主静,阳气充足,机体活跃,则困倦自除;运动有利于气血的运行,还可以让四肢的肌肉得以舒展,帮助细胞和组织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让大脑变得更加清醒,进而缓解“春困”。

建议尽量走到户外进行运动锻炼,不仅可以让身体吸收阳光之气,还可以在春风与花香的沐浴中刺激我们的视觉和嗅觉,也有助于消除“春困”。

春天里最好的活动是踏青出游和放风筝,尤其放风筝时的跑动、牵线和控制,可以促进身体、四肢、大脑和眼睛的协调,风筝高飞时,眼睛远眺,双目的肌肉得到调节,既可以消除疲劳,还可以明目养肝。

预防春困“动起来”

梳头按摩:早晚用梳子或者指腹从前额发迹开始梳捋,经头顶,一直到脑后,再从前额发迹移向耳侧发迹,动作注意轻柔缓慢,可以有效刺激头部血液循环,消除疲劳。重点穴位:百会、风池、太阳。

穴位按摩:按摩足三里、丰隆穴等健脾化湿要穴,推敲肝胆经,揉捏太溪、昆仑穴有助肝气升发缓解疲劳。

中医养生操:八段锦、太极拳等疏通全身经络。

区分真假“春困”

养护后天“脾胃”

当然春困也有真假,当出现疲倦乏力、头晕目眩,医院完善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查,需要排除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病症。老年人特别是合并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者应提防中风。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人要健康长寿就应“道法自然”,顺应自然变化的规律,适应自然界的具体要求,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正气,注重养护后天脾胃之本,“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本期徐博士团队科普专家

栏目介绍

脾胃对于人的一生非常重要:中医认为“脾胃”五行属土,是“后天之本”,同为“气血生化之源”。意思是人在出生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有赖于后天的脾胃摄入营养物质提供能量。医院脾胃肝胆科为国家级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多年来一直守护着昆山及周边市民的脾胃健康。

年,徐博士谈脾胃栏目全新升级: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徐进康博士,携国家级临床(中医)重点专科脾胃肝胆科医生团队,以生动有趣的文字为大家传授脾胃相关的养生保健知识。

责任编辑:夏艳婷

编辑:孟骁

文字供稿:胡芸

点个“好看”再走好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ghi.com/lctx/12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