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根尚玉米粥,香意正浓



  从小至今,记忆中没有一种美食让我难以割舍。但是寒冬早晚的饭桌上的那碗粥,却成为习惯,一顿都离不了它。那碗粥里有味蕾的诱惑,有家的温暖,更有奶奶、有母亲的味道。   小时候,每逢到做饭点,每家饭屋烟囱上终会袅袅升起灰白色的炊烟。这时候,满胡同里就会飘出浓浓的玉米粥香,于是舌根下就会不由自主地生出三尺垂涎……也许我们是北方人的缘故,玉米成了饭桌上不能或缺的必备食粮。   秋收后,精选出生长期较长颗粒饱满的,经过精细碾磨,筛去麸皮杂质,碾成上乘的玉米渣面,已经不能和当年那品质同日而语了,那熬成粥的成色和味道也有了天壤之别。尽管如此,但小时候的那种味道回忆起来依然是那么悠香,那么温暖。   相比于面粉,玉米糁要显得粗糙的多,口感也远远没办法与面粉的细腻爽滑相比拟。玉米,最大众的吃法就是熬粥但粗粮毕竟是粗粮。同样是粥,玉米粥却不似米粥那样软糯爽口。磨制后的玉米,虽然颗粒细小均匀,但一粒粒像是有意凸显自己个性似的,始终保持着独立的姿态,即便熬成了粥,也依然颗粒分明,含在口中,总能让你清晰地感受到那细小颗粒的存在。这大约就是粗粮之所以为粗粮的缘故吧。   在养生早已成为潮流的今天,生活富足的人们越来越追求饮食的多样化,粗粮、杂粮都成了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宠儿,受此影响我的饮食习惯也在渐渐发生着改变……

△首都国医名师刘根尚教授讲解养生保健吃出来

  医院中医内科刘根尚教授推荐,玉米粥味道香甜,且便于消化,适合作为早晚餐食用。中医认为,玉米性味甘、平,入脾、胃经,有健脾和胃,利水通淋,益肺宁心之功,《本草纲目》言其“调中开胃”。《本草推陈》言其“为健胃剂。煎服亦有利尿之功”。煮粥服食,健脾开胃,对老年人脾胃亏虚、胃纳不佳,久病、重病之后,脾胃虚弱,纳食不香者甚宜。

  现代,营养研究表明,玉米不仅淀粉含量高,而且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纤维素及矿物质的含量也很高,因而国内外营养学专家将玉米称其为“黄金食物”,说玉米为黄金食物并不过分。玉米有抗癌作用,玉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谷胱甘肽及镁,这些物质均具有抑制人体癌细胞的生殖、发展的作用。所含的纤维素、胡萝卜素,不仅可增强肠壁蠕动,起到促进排便、排除毒素、预防肠癌的作用,还可分化癌细胞。 

国内外有关资料报道,以玉米为主食的地区,癌症发病率普遍较低,可能是玉米中富含镁、硒等微量元素及40%麸质等,抑制肿瘤的发展,增加肠蠕动及胆汁排泄,促进废物排除有关。

  玉米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仿酸,是胆固醇吸收的抑制剂,因而其在防老抗衰、防止动脉硬化方面的作用亦令人激动不已。玉米胚芽中不饱和脂酸占85%,人体吸收率高达95%,其和玉米胚芽中的维生素E共同作用于人体,可降低血胆固醇浓度,并防止其沉积,因而对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心绞痛、心肌梗塞及血液循环障碍、高黏血症、高脂血症等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维生素E,还可促进人体细胞分裂,延缓衰老,防止肌肉萎缩及骨质疏松。   玉米中的纤维素还可使血糖浓度下降,因而对糖尿病患者也有益处。玉米中含有较丰富的谷氨酸,因而能促进脑细胞的发育,改善脑组织的血液循环,且《医林纂要》言其“益肺宁心”,因而对脑动脉硬化、神经衰弱、失眠、老年性痴呆等,也有预防作用。   研究发现,饮食中以六分粗粮、四分细粮最为适宜。因此,粗细粮搭配吃最为合理。今天,肉食、精粮为主的饮食生活中,生活不妨做些改变。

附:

本周专家出诊表

  为方便广大患者顺利进行预约诊疗,现将本周医院“专家门诊出诊一览表”提供给大家,请您根据诊疗时间提前进行预约挂号。

预约专家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ghi.com/lctx/11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