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广角肺心病去于妙手老顽疾愈于仁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临床上以后者多见。本病发展缓慢,临床上除原有肺、胸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主要是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在千头万绪的“老毛病”中如何抽丝剥茧,溯本求源呢?耄耋之年的女性米某,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0年,肺心病病史4年,冠心病病史4年,如今82岁的她因咳嗽,咳痰,气喘,水肿加重、意识淡漠急诊入院。心电图检查发现心率绝对不齐,有房颤;超声心动图显示心房增大,肺动脉高压,PASP51mmHg,主动脉硬化、瓣膜钙化并狭窄及反流,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为:1.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心功能3级,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3.呼吸衰竭,4.双侧胸腔积液,5、心房颤动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型心绞痛,7.低钾血症。在如此急迫的情况下,作为该患者的主治医生首先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来稳定患者和家属焦急的情绪?如何避免患者出现呼吸衰竭以及心功能不全的加重?症状平稳后,又应该进行怎样的处理才能防治疾病的复发呢?肺心病的病人病情加重时,我们要详细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注意事项并安慰患者家属;治疗方案是:积极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和化痰药;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衰竭;控制心力衰竭,使用利尿剂、正性肌力药、血管扩张药;治疗并发症。经过10余天的对症治疗及古丽鲜·艾沙主任、古力·波斯坦医生,马莹护士长的亲力亲为的精心照顾和周密完善的治疗后,患者现病情平稳,气喘,心慌,胸闷症状较入院时明显好转,血氧饱和度%95以上,双肺干湿性啰音消失,双下肢及腰部以下浮肿消退,心功能明显改善。

呼吸一科专家古丽鲜·艾沙提示

肺心病重在预防,首先要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加强营养,限盐限水,坚持家庭氧疗。其次在生活中应注意预防感冒,感冒是慢性肺疾病进展和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要积极排痰,保持气道畅通是预防慢性肺疾病进展的重要一环;坚决戒烟,吸烟时产生的烟雾可直接刺激细支气管,使气管黏膜发生炎性水肿,分泌物增多,削弱纤毛的清除功能,使痰潴留在支气管内,造成气道阻塞,细胞缺氧,血管痉挛。进而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右心负荷加重。对于急性加重的慢阻肺,肺心病患者,医院进行系统治疗。

供稿:古丽·波斯坦张学娜

本期编辑:张学娜

责任审核:李永鸿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ghi.com/lctx/11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