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分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血管闭塞性疾病,临床上根据病情轻重及发展程度,可分为早、中、晚三期。
早期为缺血期,也可称作“间歇性跛行期”。主要表现为患肢怕冷、麻木感,足趾尖和趾甲明显增厚、苍白,患肢皮肤温度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出现行走困难,即行走速度减慢,距离缩短,并出现跛行。间歇性跛行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造成下肢供血不足而出现下肢肌肉疼痛、痉挛及疲乏无力,需要休息数分钟后才能缓解再继续行走。
中期为静息痛期,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在上述症状逐渐加重的基础上,疼痛加重。病人行走时疼痛,休息时也疼痛,而且越是夜深人静,疼痛越剧烈明显,往往难以入睡,常在睡眠中疼醒。因此该期称为“静息痛期”。
晚期为坏死期。当动脉血管管腔部分堵塞或完全堵塞,使得小范围动脉血停止流动或流速十分缓慢,以至血液迅速凝成块并且不断延长,完全堵塞动脉腔,主要表现为足趾、外踝、足跟等末梢部位逐渐出现发黑、坏死,并在坏死的基础上发生感染、溃烂并形成溃疡。此期患者多会面临截肢的危险,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应早发现、早治疗。
版面编辑张甜甜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ghi.com/jbzs/7052.html
- 上一篇文章: 无形杀手主动脉硬化,日常生活需注意
- 下一篇文章: 注意因为爸爸,13岁的男孩得了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