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成功后的康复



不少人以为,患心梗后进行心脏介入治疗,出院后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

“心脏康复”是个终生的概念。国际上近几年提出的现代“心脏康复”是指心脏病患者通过有处方(指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的运动锻炼、医疗教育、心理、营养、职业和社会咨询指导重新获得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活动状态的综合方案。

世界卫生组织(WHO)按时间间隔将心脏康复分为三阶段:急性阶段即院内康复,常包括急性心血管事件后在CCU或住院期间,时间是一到两周;恢复阶段即院外早期康复,为急性血管事件发生后的3—6个月,可以持续到一年;巩固阶段即院外长期康复,是心血管事件发生一年后为院外患者提供预防和康复服务,持续终生。

拿心梗来说,很多患者介入手术完成出院后,就是不敢运动,有的术后在床上一躺就躺几个月,甚至不敢下楼,事实上,如果经过心脏科医生的评估,患者病情已经度过急性期,很多患者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床走动,及早的康复介入、适当的运动对于患者的后续恢复也有好处。我们的主张是,康复师和心脏科医生共同介入、评估、治疗。比较推荐老年人的运动是骑自行车、游泳和水中运动等。

另外一个极端是,很多患者做完治疗后,认为出院后就没事了。事实上,如果不遵从医嘱进行后续的药物治疗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患者的病情可能会复发。生活方式的改变,主要包括适当的运动、调整饮食、戒烟戒酒等。”

心梗患者也应该有慢病管理的意识。除了患者自己需要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我们也会对患者的家属进行一些比如急救知识的科普宣教,这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相当重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人口过早地进入了老龄化阶段,而冠心病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大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主要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老年人的常见病。

近几十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冠心病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成绩斐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重要的治疗方法,迄今已走过30余年,目前已成为与药物治疗、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并驾齐驱有效的治疗手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仍然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合理安排饮食、有规律的运动。尤其是老年人。老年人具有冠心病发病率高的特点。由于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心绞痛发作时症状常不典型,心肌梗死也常表现为无痛性。

老年人的冠状动脉常呈多支病变,病变复杂,多为弥漫、钙化、迂曲病变,慢性闭塞性病变多。又常常并发糖尿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骨关节退行性病等多种疾病,使病情十分复杂,一旦发生心肌梗死或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往往病程长,卧床时间长,恢复慢。

同时由于身体条件差,各脏器功能不同程度的减退,使得许多老年冠心病患者不愿意活动,导致心脏适应能力下降,肌力减退,身体平衡功能差,甚至丧失体力活动能力。

老年人药物治疗特点

老年冠心病患者常多种疾病并存,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应







































白癜风哪个医院能治疗得好
北京白癜风到哪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ghi.com/jbzs/6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