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心生金宝谈动脉粥样硬化下诊断治



五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方法

动脉粥样硬化早期不易诊断,若发展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器官有明显病变时,医生根据临床表现,结合X线、血管超声、动脉造影等检查可以进行诊断。此病尚缺乏敏感而特异的早期实验室诊断方法,可以进行血脂检查。如年长者检查发现血脂异常,动脉造影显示血管有狭窄性病变,应首先考虑动脉粥样硬化。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其他检查也有助于诊断此病。

1.实验室检查

患者常有血胆固醇、三酰甘油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减低,脂蛋白电泳图形异常,多数患者表现为第Ⅲ或第Ⅳ型高脂蛋白血症。

(1)血脂检查: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多有血脂异常,包括血总胆固醇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甘油三酯增高、载脂蛋白A降低、载脂蛋白B增高、脂蛋白增高。

(2)脂蛋白(a)(LP(a)):LP(a)是一种特殊的脂蛋白,其密度介于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之间。与缺血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中风的风险增加独立相关。LP(a)水平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危险因素,是一个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很好识别的独立风险因子,LP(a)被认为是联系血栓形成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桥梁。

(3)C反应蛋白(CRP):C反应蛋白(CRP)作为炎症介质被认为是心血管事件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而慢性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CRP从其结构、生物特性来看与炎症反应关系密切,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介导和标志物。

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指当机体受到外界感染或者机体组织受到损伤时,血浆中一种急剧升高的蛋白质。CRP能够激活补体,并且能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达到调理作用,进而清除侵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清除机体损伤、坏死和凋亡的组织细胞,在机体的免疫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CRP能够直接参与机体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是心血管疾病有效危险因子与预测因子。

(4)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以易损斑块破裂引发主要临床实践的全身性疾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是一种在血浆内以持续活性形式循环的不依赖钙的酶。LP-PLA2具有促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流行病学研究和遗传学数据目前认为LP-PLA2可能确实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

2.X线检查

X线片检查可发现主动脉是否存在狭窄和钙化。主动脉粥样硬化者可见主动脉伸长、扩张和扭曲,有时可见钙质沉着。

3.动脉造影

可显示四肢动脉、肾动脉与冠状动脉由于粥样硬化所造成的管腔狭窄、病变部位及范围。

4.多普勒超声波检查

有助于判断颈动脉、四肢动脉、肾动脉血流通畅情况。

5.其他检查

(1)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放射性核素心脏检查和负荷试验所示的特征性变化,有助于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显像血管造影可无创显像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六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

1.综合治疗

(1)合理饮食,饮食总热量不应过高,防止超重。大量减少饱和脂肪和糖类的摄入,脂肪摄入限制在每天20g以内,其中饱和脂肪限制在2g以内。增加可溶性纤维的摄入。

(2)坚持适量的体力活动。根据自身情况、活动习惯、心脏功能来设定活动强度,循序渐进。

(3)合理安排工作及生活。

(4)其他方面,提倡不吸烟,避免二手烟,可饮少量酒。

(5)控制易患因素。如患有糖尿病、应及时控制血糖,包括饮食控制。2型糖尿病的降糖药物应以不引起高胰岛素血症为宜,如达美康等;如有高血压则应给予降压药,使血压降至适当水平;如有血胆固醇增高,则应控制高胆固醇适当给予降脂药物。

2.药物治疗

(1)降血脂药物①他汀类;②贝特类;③烟酸;④消胆胺;⑤安妥明;⑥不饱和脂肪酸如益寿宁、血脂平及心脉乐等;⑦藻酸双酯钠。

(2)抗血小板药物①阿司匹林;②潘生丁;③氯吡格雷;④西洛他。

(3)扩张血管药物①肼苯哒嗪(主要作用于动脉);②硝酸甘油和消心痛(主要作用于静脉);③硝普钠(作用于动脉及静脉);④α1受体阻断剂如哌唑嗪;⑤α2受体阻断剂如酚妥拉明;⑥β2受体兴奋剂如舒喘灵;⑦卡托普利、依那普利;⑧心痛定、硫氮卓酮;⑨柳丁氨酸、长压定、前列腺素、心钠素等。

(4)溶血栓和抗凝血药物1)溶栓药物如:①尿激酶和链激酶;②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③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④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2)抗凝血药物如:①肝素;②依诺肝素;③那曲肝素;④比伐卢定。

3.手术治疗

对狭窄或闭塞动脉进行再通、重建或旁路移植等外科手术,也可行血管腔内放置支架等介入治疗。

七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

如果能预防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就会减少许多并发症的发生,既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也减轻了家庭负担。因此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应从消除可改变的影响因素出发,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合理饮食:提倡饮食清淡,低盐低脂饮食。避免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和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肥肉、肝脏、牡蛎、蛋黄、奶油等。如果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增高,应食用低胆固醇、低动物性脂肪食物,如鱼肉、鸡肉、各种瘦肉、蛋白、豆制品等。老年人应少吃糖或特别甜的加工食品。多吃蔬菜水果、五谷杂粮。

2.戒烟和避免吸二手烟:对吸烟已经成瘾的要逐渐减少每日吸烟数量,最后戒烟。避免吸二手烟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3.限制饮酒:不提倡饮高度烈性酒,明确高血压诊断的病人应戒酒。

4.体力劳动或锻炼:增加及保持适当体力活动,一般每周运动3-5次,每次持续30-60分钟。如运动后自我感觉良好,且保持良好体重,则表明运动量及运动方式合适。

5.控制体重:减少热量摄入。晚上要少进食且进食容易消化的食物。饭前可吃些水果、黄瓜、西红柿等。

6.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规律用药;监测各项指标。

7.保证充足的睡眠。

8.保持乐观的心态和轻松愉快的心情。

9.40岁及以上人群坚持至少每年体检一次。

走向心生——金宝谈动脉粥样硬化(上)概述

注: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ghi.com/jbzs/10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