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好不好,握拳30秒就能测出来附养血



提到血管保养,很多人认为这是老年人才会关心的事。但你知道吗?血管斑块变大从30岁以后就加速了,再加上现代人生活忙碌、饮食不规律、久坐不动,不知不觉中让血管更为脆弱。

一个动作自测血管情况

将手握紧30秒钟,打开后手掌变白的现象是会马上消失,还是会保持一段时间?

当握紧拳头时,手掌的血管会受到压迫,这会阻断血液流通,手掌因此会变成白色。手掌打开后,随着血流的恢复会恢复原来的肤色。

这一过程如果很快完成,表示血管健康、弹性好,血液循环正常、末梢神经比较灵敏。

如果需要20秒以上,肤色才能恢复,就要当心是不是存在动脉硬化了。

动脉硬化是随着人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常见的血管疾病,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加重、发病,在手掌上有可能表现为血管弹性不好、血液循环不畅。

血管天敌黑名单

1大鱼大肉

三四十岁的人常在外面应酬,餐馆里的菜多用“高油、高盐、高糖”和“浓油赤酱”炮制出来,导致血管里的脂肪越来越多,容易将血管堵塞。

2昼夜颠倒

熬夜时,不止你自己,心脑血管的生物钟也会被打乱,导致体内过多地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让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黏稠度增加。

3吸烟

美国科学家50多年的研究表明,每天吸烟20支以上,冠心病风险会增加2~3倍。

4久坐不动

正常人皮肤上每平方毫米约有根毛细血管,平时只开放~根,多运动能让更多的毛细血管开放,促进血液微循环。

而长期不运动,血管内的垃圾会逐渐累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这个“不定时炸弹”,还会影响到毛细血管供血,并且随时可能被引爆。

  

5高血压、糖尿病

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几率是正常人的4~7倍。而高血糖不仅累及微血管,还会导致大血管病变,血糖高的人,脑卒中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2—3倍。

  

6坏心情

瑞士专家最近证实,精神压力可引起血管内膜收缩,加速血管老化。

最佳血管养护时间表

保养血管并非难事,但首先要知道它到底最喜欢哪些生活习惯。

早上8:00,喝杯豆浆

豆浆是很好的豆类制品,富含身体不可或缺的植物蛋白、大豆异黄酮等。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植物雌激素,对延缓衰老、应对更年期、预防动脉硬化、保护心脑非常有益。

上午10:30,起身活动

久坐会减缓机体新陈代谢速度,一些物质消耗不掉,便会在血管壁沉积下来。10:30处于上午工作时间的中段,此时活动10分钟可以放松情绪、减轻久坐的影响。

专家提倡,如果可以的话,尽可能每坐1小时起来活动10分钟,眺望远方、拉伸四肢、散步等舒缓运动均可。

中午12:00,摄入多彩蔬菜

不同颜色的蔬菜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且含量不同,摄入蔬菜的种类越多,吸收的营养越全面。

蔬菜中含有机体不能合成的维生素C、花青素、膳食纤维等,有利于抗氧化、排出肠道垃圾,保持血管弹性。

下午15:00,吃个苹果

富含果胶、果酸、维生素C的苹果常被称作“全科医生”。其中,果胶号称“血管清道夫”,可减少肝脏对胆固醇的吸收、防止脂质沉积、维持血管弹性。

傍晚17:30,步行回家

运动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不断更新细胞,有助增加血管的粗度和弹性,使小血管的数量增加。

建议少开车,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下班时间比较宽松时,可提前两站下车,步行回家,增加锻炼量。“百练不如一走”,步行是最好的运动。

晚上19:00,喝碗杂粮粥

五谷杂粮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利于控制餐后血糖和胆固醇水平,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喝粥时,搭配木耳、海带、芹菜、香菇等,保健血管效果更佳。

常见病及其体位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站立推腰

站立推腰可锻炼腰背部的肌肉群,对防治腰椎间盘突出大有帮助。

动作要领: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握空拳,轻推后腰部,同时向前挺胸,双腿绷直,臀后翘,头后仰,保持此姿势2分钟后放松2分钟,连续做5遍,每天1次。

高血压:放松平卧

放松平卧有助于放松肌肉、舒张血管,从而起到降血压的作用。

动作要领:仰卧,两臂和双腿自然伸直,呼吸尽量放慢,轻闭双眼,想象身体各部位放松。可依次由头顶、前额、眉、眼睑、眼球、鼻子、嘴唇、面部、下颌直到双脚逐一放松。每晚睡前练习20分钟以上。初练时枕头稍高些(12厘米左右),血压高于/毫米汞柱的老人,枕高应选择在15~18厘米之间,但也不要垫得过高造成气道不畅。

心功能差:斜向扭臂

斜向扭臂有助于改善心脏不适症状,增强心脏功能。

动作要领:站在门前,双脚与肩同宽,双手分别抓住门框左上和右下的位置,身体微微向前倾,双脚不动,做伸展、扩胸运动3~5次,然后双臂用力沿顺时针方向扭转,保持这个姿势1分钟后放松,轻轻甩动两臂。再将双手分别移至门框的左下和右上位置,重复以上动作。站不稳者双脚可前后弓步站立。每次交叉练习3遍,每日11点和21点(心经活跃时间)各做1次。

颈椎病:坐卧转头

坐位转头可以锻炼颈部的主要肌群,分担颈椎压力;卧位后仰则可牵引颈部椎体,使移位的椎体恢复,缓解肩颈僵硬、疼痛等不适症状。

动作要领:端坐,两手自然下垂,头尽量向右侧弯,右耳向肩膀尽量靠拢,以颈部左侧有抻拉感为度。保持10秒后,脸转向右前下方停留10秒,再转向右后上方停留10秒,慢慢还原。再换对侧进行,方法同前。连做5遍。然后取仰卧位,将颈部放在装着黄豆的枕头上,头尽量后仰10秒后,再前屈(尽量让下巴贴到前胸)10秒,然后还原。连做5遍,每天午后和睡前各练习1次。

老慢支:半卧深呼吸

半卧位能使胸腔容积增大,而深呼吸可以达到增加肺通气、改善缺氧的目的。老年人练习时既要做到呼吸深长、缓慢,又要注意避免产生胸闷、憋气等不适。

动作要领:半卧位,两腿前伸,膝盖下垫一软枕,使腹肌放松,双手交握置于脑后,用鼻子缓慢吸气,尽量鼓起腹部;用嘴慢慢呼气时,尽量收回腹部。每天醒后和睡前各练习1次,每次15分钟。

老胃病:抱膝蜷身

抱膝蜷身有增加腹内压和按摩胃的作用,对治疗胃下垂和改善消化功能效果明显。练习时,要用上腹部肌肉的力量来带动头部,有意识地收紧腹肌,以免损伤颈部。

动作要领:仰卧,吸气,抱双膝于胸前,尽量用鼻子去碰膝盖,屏气并保持该姿势5秒钟左右,呼气还原。开始时每天练习8次,之后练习时间和次数可逐渐增加。

以上方法练习前应做些简单的热身活动,练习时动作要缓慢、柔和,身心放松。经体位疗法练习后,即便症状有所减轻,也不要擅自停药,而应咨询医生后再做决定。

目前000+人已







































急性白癜风
苏孜阿甫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ghi.com/jbby/6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