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和风险人群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病开始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如今,脑血管病以其“三高”即发病率高、治疗费高、致残率高不断对人类健康敲响警钟。
脑血管病的发生主要由脑动脉硬化引起,下面我们简单了解一下脑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及风险人群。
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是指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的、与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有直接关联的因素。
脑动脉粥样硬化往往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一危险因素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并不一定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对任何一个个体来说,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存在,虽不能预测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但将增加脑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概率。
在45岁成年人中,具有下列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脑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可定义为脑动脉粥样硬化风险人群。
1.脂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是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主要指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增高,其中尤其胆固醇起关键作用,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键启动因素。
2.高血压:高血压主要通过损伤血管内皮,产生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出现时间早且程度重,一般好发于血管分叉处和弯曲处。
3.糖尿病(血糖异常):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高胰岛素水平可刺激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生长,而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可损伤内皮细胞。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富含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后者参与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4.吸烟:吸烟(或烟雾暴露)可增加多种黏附因子的表达,并造成血小板功能障碍,进而破坏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平滑肌细胞增生,引起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5.遗传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有家族聚集现象,多种基因均可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家族中一人或多人罹患脑血管疾病将明显增加其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6.年龄:动脉粥样硬化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年龄45岁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呈明显上升趋势。
7.大量饮酒:大量饮酒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影响纤维蛋白原活性,激发血凝过程,增加乙醛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作用。此外,大量饮酒亦对于血压有不良影响。
8.肥胖症、不良饮食习惯:肥胖症(高BMI者)、不良饮食习惯(比如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如肉类或油炸食物)多伴有脂代谢紊乱,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9.运动:规律的体育运动可改善内皮功能,降低血压,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脂代谢并有助于减轻体重。缺乏规律的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指每周坚持3次及3次以上,每次至少30min)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10.高同型半胱氨酸:高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血管损伤性氨基酸,可直接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管功能异常,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为了有效控制或延缓脑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我们就要控制好上述的危险因素。保持健康,从我做起!
白癜风的有效治疗方法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mdghi.com/ystl/5344.html
- 上一篇文章: 注意,青年卒中有7大常见原因
- 下一篇文章: 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高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