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中老年肢体健康的杀手下肢动脉



在生活中,很多中老年人都会抱怨腿走路越来越无力,以前走几里地都没有问题,现在走个百八十米就觉得腿酸胀疼痛。平时还会觉得腿脚冰凉、怕冷,在家中、甚至睡觉时也要穿厚袜子保暖。很多人认为这是年龄增长后的自然现象,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其实这种酸痛现象往往预示着一种潜在的疾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这种病的特点是早期起病隐匿,而一旦到中晚期会因为肢体重度缺血,造成患肢剧痛甚至坏死,相当部分的病人不得不接受截肢手术,从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呢?

简单的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就是下肢动脉血管严重硬化,动脉管腔出现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导致供应肢体营养的血液无法通过动脉系统顺畅地到达肢体,而出现下肢血液供应不足的一种疾病。而随着下肢动脉病变程度的不同,患者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在疾病早期,下肢缺血不重,安静状态下血供基本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患者可能没什么感觉。而当患者运动时,下肢所需要的血液量大大增加肌肉开始启动无氧代谢,酸性代谢废物增加导致患者出现下肢酸胀疼痛的感觉。休息一段时间肌肉耗氧量下降,回复到安静状态这种症状可以缓解,但再次运动仍会出现类似的症状。这就是医学上所谓的间歇性跛行,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典型症状。

什么人容易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呢?

下肢动脉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基础病理改变是动脉硬化,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动脉硬化危险因素也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致病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老龄化,下肢动脉闭塞症发病率日益增加,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有统计显示,40-50岁的男性每年0.3%的人群新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而75岁以上老人这一数值则增至1%。一项调查发现80%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吸烟,而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戒烟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程进展。

哪些检查可以发现这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呢?

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家中就可以初步判断下肢动脉是否存在病变。在我们足背和踝关节内侧偏后的位置各有一条动脉,正常情况下可以用手指感觉到动脉搏动,如果感觉不到,就说明下肢动脉可能存在问题。而为了了解病变的具体位置和程度,就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

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应该如何治疗?

1、治疗病因

前面我们提到下肢动脉闭塞症的病因是动脉硬化。因此,首先必须从病因着手,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严格戒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同时患者应尽早到血管外科专科医师处诊治,及早开始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和其他药物治疗在内的正规治疗。

2、行走锻炼

行走锻炼能够促进下肢动脉侧枝循环建立,对周围血管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有一定作用,尤其对下肢缺血导致的间歇性跛行有良好疗效。目前行走锻炼已在国外广泛应用于治疗下肢缺血性间歇性跛行,其推荐程度已经等同于手术。当然如果患者下肢缺血严重,已经出现明显静息痛甚至坏疽时,则行走锻炼方法就不再适用了。

3、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包括传统手术和微创治疗。传统搭桥手术,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人工血管或者自体静脉将病变两端相对正常的动脉连接起来,这种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桥两端动脉需要相对比较正常,也就是医学上所谓的“流出道”和“流入道”要通畅。只有“桥墩”足够坚固,桥梁才能安全通行。因此那些病变广泛,流出道血管不好的病人搭桥手术效果相对较差。

激光治疗。它只需要在皮肤上穿刺一个小眼,将导管、球囊、支架送到病变动脉处,激光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具有传统手术不可比拟的优势,主要用于比较局限的狭窄或闭塞性病变,而对于长段的狭窄或闭塞病变的治疗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材料改进以及医师技术的提高,激光治疗发展迅速,很多传统观点必须手术的病变现在也可以通过激光方法解决。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长期得不到正确诊断和治疗,病变日益加重最后发展到肢体疼痛、坏死,最终不得不截肢,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严峻的现实使我们血管外科医生有责任提醒人们,尤其是中老年朋友,重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做到早日发现、早日治疗,以避免不可挽回的损失。









































白癜风多久能治好
北京专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ghi.com/ystl/1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