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酸腿胀,可能是血管堵了哪几类人要当心



年纪大了多多少少都有点筋骨问题,然而“三高”人群、老年人出现腿发冷、走路走到一半腿酸胀,可别总以为是老了腿脚不好,有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不加注意恐有截肢的风险!

年纪越大下肢动脉越易堵“三高”人群、老烟枪也容易“中招”

1

“下肢动脉硬化的发病与患者的年龄呈正比关系,年纪越大发病率越高。”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主任医师王晓白介绍。

欧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下人群下肢动脉硬化的发病率在5%以内,50~65岁人群的发病率在5%~10%,65岁以上超过10%,80岁以上超过25%。虽然该数据是针对欧美人群,但是鉴于我国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三高”的高发病率,王晓白断言,中国人群下肢动脉硬化的发病率不会低于欧美国家。

为什么下肢的病变会跟全身疾病“三高”有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其实就是动脉硬化闭塞体现在下肢。而目前动脉硬化已经被证实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密切相关。

血管分三层,第一层是内膜(光滑的平滑细胞),随后是中膜和外膜。老年人血压高了,动脉弹性会减弱,造成血管僵硬,内膜容易受损、裂变,给动脉硬化“可趁之机”;如果血脂过高代谢不掉,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上,造成动脉血管狭窄,发生闭塞的风险增大;而糖尿病会导致中膜的损伤、变性,还加重血脂沉淀,造成外周动脉疾病(PAD)。

此外,吸烟也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受损,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好胆固醇”),增加血脂沉积风险。

有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风险比普通人高4倍,而吸烟的人群更危险,患病风险比不抽烟的人群高5倍。

专家支招:一摸二看三测试有异常赶紧到血管外科就诊

2

“不少患者对医学知识掌握不够,疾病早期不懂得区分,医院就诊,往往是病情比较重了才寻求医生帮助,”王晓白感慨道,其实高危人群可以通过几个小检查来自行判断,如果及时发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端倪”,及时到血管外科就诊,可以减少截肢的风险。

一摸:皮肤温度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导致的缺血,会引起皮温的下降,患肢至少下降2℃。患者抚摸左右脚会感觉到温差,而缺钙、肌肉酸痛不会有皮温差。

二看:皮肤颜色

患病的下肢由于缺血,皮肤颜色会稍微苍白一些,不如正常下肢般红润。

三测:用手指戳下肢数秒后放手

如果要10秒以上才能恢复原来的红润肤色,有可能是缺血;或者躺在床上,抬高下肢,如果皮肤温度、肤色出现第一、第二的情况,也很有可能是缺血。

老年人多有骨关节病问题,但动脉硬化涉及全身,一旦下肢出现动脉硬化,全身尤其脑部难以幸免,严重可有生命危险。

因此,王晓白建议,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长期抽烟,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群出现下肢问题,一定要辨别清楚,及时就诊,当症状判断不清时,建议先看血管外科。

大家也在看点击图片即可阅读没症状就没有高血压?这么想后果很严重……突然头疼,可能是中风?量量“三围”,也能知道心脏好不好?

内容转载自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比较专业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ghi.com/ystl/1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