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怎么一回事
什么叫中风?
中风,中医病名,有外风和内风之分,外风因感受外邪(风邪)所致,内风属内伤病证,又称脑卒中,卒中等。自古以来,在中国传统医学和老百姓中间,经常会讲某某中风,多指内伤病证的类中风,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
中风起因
1.情志郁怒
五志过极,心火暴甚,可引动内风而发卒中。临床以暴怒伤肝为多,因暴怒则顷刻之间肝阳暴亢,气火俱浮,迫血上涌则其候必发。至于忧思悲恐,情绪紧张均为本病的诱因。2.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醇酒,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引动肝风,夹痰上扰,可致病发,尤以酗酒诱发最烈。3.劳累过度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烦劳则张”,即指人身阳气,若扰动太过,则亢奋不敛。本病也可因操持过度,形神失养,以致阴血暗耗,虚阳化风扰动为患。再则纵欲伤精,也是水亏于下,火旺于上,发病之因。4.气候变化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与季节气候变化有关。入冬骤然变冷,寒邪入侵,可影响血脉循行。正如《素问·调经论》说“寒独留,则血凝位,凝则脉不通……”。其次早春骤然转暖之时,正值厥阴风木主令,内应于肝,风阳暗动,也可导致本病发生。5.血液瘀滞
血瘀的形成多因气滞血行不畅或气虚运血无力,或因暴怒血蕴于上,或因感寒收引凝滞,或因热的阴伤液耗血滞等,本病的病机多以暴怒血蕴或气虚血瘀最为常见。中风先兆
1.头晕,特别是突然发生的眩晕;
2.头痛,与平日不同的头痛即头痛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
3.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脸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或一侧上下肢发麻;
4.突然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活,时发时停;
5.暂时的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
6.突然出现原因不明的跌跤或晕倒;
7.精神改变,短暂的意识丧失,个性的突然改变和短暂的判断或智力障碍;
8.出现嗜睡状态,即整天的昏昏欲睡;
9.突然出现一时性视物不清或自觉眼前一片黑蒙,甚至一时性突然失明;
10.恶心呕吐或呃逆,或血压波动并伴有头晕、眼花、耳鸣;
11.一侧或某一肢体不由自主地抽动;
12.鼻出血,特别是频繁性鼻出血。
建议
1.及时治疗诱发病
可能引起中风的疾病,如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病、高粘血症、肥胖病、颈椎病等应及早治疗;高血压是发生中风最危险的因素,也是预防中风的一个中心环节,应有效地控制血压,坚持长期服药,并长期观察血压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处理。2.重视中风的先兆征象
留中风的先兆征象,留意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反常等先兆中风现象。一旦小中风发作,医院诊治。3.消除中风的诱因
如情绪波动、过度疲劳、用力过猛等。要注意心理预防,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的生活作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而使血压急剧升高,引发脑血管病。4.饮食结构合理
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为宜,适当多食豆制品、蔬菜和水果,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每周至少吃三次鱼,尤其是富含ω-3脂肪酸的鱼类,或者服用深海鱼油。ω-3脂肪酸能够调节血液的状态,使血液较不容易形成凝块,进而防止脑梗塞。5.户外活动注意
应逐步适应环境温度,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过高,避免从较高温度的环境突然转移到温度较低的室外(特别是老年人),外出注意保暖。有过中风史的患者还要注意走路多加小心,防止跌跤;此外,日常生活起床、低头系鞋带等动作要缓慢;洗澡时间不宜过长等。6.饮食营养
病人的病情轻重,有无并发症,能否正常饮食,消化吸收功能、体重、血脂、血糖、电解质等因素,提出不同的饮食营养治疗方案。在急性期饮食治疗是让病人能度过危急阶段,为恢复创造条件。恢复期应提出合理饮食的建议,纠正营养不足或营养失调,促进恢复和防止复发。携手楚枚轩增值无限
梦想的延伸
就从动动手指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ghi.com/ystl/12309.html
- 上一篇文章: 你知道吗青筋不是筋,而是血管这条青筋脑血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