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谈深夜腿疼加重,当心动脉硬化闭塞症
今年66岁的徐先生最近两年好像得了一种怪病,双脚发凉,晚上睡觉总感觉脚底下透风,凉飕飕的。腿脚也大不如前,走路长了总会感觉小腿酸胀,这让徐先生很纳闷。因为自己从退休开始就坚持每天早上跑步,身体还是很硬朗的。然而,半年来,双脚的不适越来越严重,疼痛也越来越剧烈。有时夜半梦正酣,却忽然被脚上传来的钻心的疼痛扰醒。为此,徐先生苦不堪言,身体和精神也逐渐变得憔悴。
为了弄清楚自己的病情,医院挂了骨科、免疫科、疼痛科等,先后吃了几十服药,可总感觉治标不治本,疼痛的感觉不减反而还逐渐加重了。终于在与老友偶然的一次聊天中,徐先生得知原来腿疼还有可能跟另一种病有关,那便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为了解开心中的疑问,医院做了下肢动脉彩超,结果显示,其双下肢动脉血管内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局部血管甚至已经完全堵塞。在周围血管科医生的解释下,徐先生逐渐明白了自己的病情。
原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之徐先生平常喜欢抽烟喝酒,因此导致血管出现了老化,血管内的脂质物质沉积形成了动脉硬化斑块。刚开始的时候,斑块面积不是很大,故而肢体并没有明显的感觉,随着斑块不断扩大和继发,逐渐堵塞血管,导致下肢逐渐出现发凉怕冷、麻木疼痛等慢性缺血症状。夜间静息痛说明徐先生下肢缺血情况已经比较严重,夜晚由于人体平卧,血液不能受重力的作用而向下流,故而下肢缺血的情况会进一步加重,疼痛也会更加剧烈。但是当人体坐或站起来后,血液在重力的作用下可以部分通往下肢,疼痛也便会稍微减轻。
周围血管科专家指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在动脉内壁上形成了动脉硬化斑块,随着斑块不断扩大和继发,最终形成血栓,使血管变窄,血液流速减慢,血流量减少。当狭窄达到一定程度,甚至形成管腔闭塞时,供给下肢的血流量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下肢就会发生缺血症状,如腿凉、腿痛、麻木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一般见于中老年人,常伴有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然而,临床上像徐先生这样的患者很多,出现了下肢凉冷的症状往往听之任之,或者不知道挂哪个科,病急乱投医,因而导致病情加重。医生提示:如果在经过了其他科治疗后病情仍然不见好转,不妨考虑到周围血管科进行诊断,从而及早发现病情,防止严重后果的发生。
医院
周围血管科
联系
-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ghi.com/ystl/1142.html
- 上一篇文章: 康复人物余波中国颈动脉硬化狭窄外
- 下一篇文章: 用户提问动脉硬化检查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