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的青山岛
北京比较好的实惠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
美丽的湘阴县青山岛
青山岛独座于南洞湖湘阴县域内,是一个天然独岛。青山岛自然风景优美,物产丰富,集农、渔养殖于一体。是湘南省内著名的天然渔村。
秀美清灵青山岛,养在深闺人未识”青山岛又名青潭,位??于湖南省北部,是南洞庭湖中的一座自然孤岛,距湘阴县城北20公里,属于湘阴县管辖.它是全国仅存的三座渔村之一,也是湖南最后一座渔村。它是真正的四面环水,岛上的多居民与外相隔,享受着天伦之乐!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青山岛自然景观丰富奇特,湖面碧波浩荡,樯帆点点,岛上蔓荆遍地,芦苇荡漾,岛的四周植被茂密,鱼类徊游,鸟类云集,生物种群极为丰富。青山岛人文景观也很丰富,青山是我国南方淡水渔业文化的发祥地,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渔业文化遗址多处;青山也是现代淡水渔业文化的繁荣之地,世人皆云“洞庭天下水,青山天下渔”,可见青山的渔业文化的地位是历史奠定的。
青山岛又名青潭位于湖南省北部,是南洞庭湖中的一座自然孤岛,距湘阴县城北20公里,属于湘阴县管辖,是潇湘八景“远浦归帆”之所在。洞庭湖青山岛四面环水,地貌独特,山青水清,气象万千,沙滩绕岛,绿草茵茵,历史悠久,文物丰富,巨形鱼类洄游,珍稀鸟类翔集,植被资源茂盛,生物种群丰富。在这里,“渔舟唱晚”的温馨、“一碧万顷”的壮美、“白银盘里一青螺”的画面、“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绮丽风光等洞庭湖原始的自然神韵尽现,游人无不为之陶醉。旧时于白波奔腾之中远望此山皆青,故名青山。
岛上平地居多,山坡较少,土壤多为沙质,全岛由黄细砂和白粉砂构成,地下水经沙石过滤,水质达国家饮用矿泉水标准。
岛上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4℃-17℃,一月平均气温4.0℃-4.5℃,七、八月平均气温29℃-29.5℃,空气质量A级。
青山岛位于世界三大鸟类迁徒飞行线的亚太飞行线上,是世界三大鸟类迁徒线之一,冬季候鸟迁徒高峰期,鸟类总量可达到20多万只,其中珍稀鸟类42种。目前岛上鸟类多达种,仅国家一级就有7种,如东方白鹳、黑鹳、白鹳、白头鹳、中华秋沙鸭、大鸨、白尾海雕等等。
青山岛东北岸滩涂沿线有约50米宽、10华里长的银白色沙滩,有人形象地称之为“一根玉带绕青山”。在沙滩上,人们可制作沙雕,可沐浴阳光,也可开展沙滩放风筝、沙滩排球、沙滩摩托车、沙滩追兔等娱乐健身活动。
横岭湖(青山岛)中山村双龙组有一棵不知名的古树,树冠如伞如盖,约有50平方米大。因这棵树有很多传奇故事,当地人称之为“灵官树”,因为这棵树生长在以岁高龄谢世的原国民党将军黄鹤家门前,岛上人还称之为“长寿树”。
长寿树
“长寿树”现“叶换边”奇景奇观
换叶初期
换叶后期
同一棵大树,一边有如墨染的树叶刚刚枯萎,即将落叶;而另一边树叶早已换掉枯叶,长出的新叶翠绿欲滴、滑嫩有余。湘阴青山岛上的一棵名为“长寿树”的大树出现了“叶换边”的奇观。
青山抗日纪念陵园
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独立混成第14旅团平野支队侵占青山,对无辜百姓和驻守官兵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三湘的“青山惨案”。为追念亡灵,警示后世,青山人民于年修建了“教育碑”。后因年久失修,碑体损坏,年青山干群和广大乡友筹资在原址(上山村三圣庙)拆除新建了“青山惨案”纪念亭,并将陵园面积扩大到平方米。年,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省、市、县各级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为陵园新建一座高5米、宽4.8米高规格门楼,为青山惨案中牺牲的位有名烈士修建了墓碑,对45名无名烈士纪念。设施给予了重点保护和修缮,并详细记录了“青山惨案”全过程,成为全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前来参观和凭吊的游客络绎不绝。
年9月18日,日本独立混成第十四旅团平野支队第六十三大队的多日军攻陷青山岛,在岛上驻扎18天,杀害我驻岛官兵和无辜百姓多人,其中于9月19日在三圣庙前的稻田里集中屠杀我军民多人。为铭记历史,青山人民在惨案发生地三圣庙前建起教育碑,供后人参观凭吊。近年来,市县已将青山抗日死难军民纪念碑、亭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前来参观和凭吊的游客络绎不绝。
青山抗日死难军民纪念碑、纪念亭
黄陵庙、二妃墓
4多年前,舜帝二妃娥皇、女英从帝南巡治水,来到湘水之滨,南洞庭湖畔。帝因病而崩于苍梧之野,二妃也自投湖水从帝而去,当地渔民就近将二妃葬于青草湖山。后人感念舜帝为勤廉贤明君主,二妃辅佐有功,遂为二妃立墓,同时在墓旁建起黄陵庙。
黄鹤墓
黄鹤墓位于横岭湖(青山岛)中山村双龙组黄鹤祖屋的原址上,也就在神奇的青山“长寿树”旁。年,时年岁的黄鹤在回故乡为其父母修墓时,在双亲的墓旁预留修建了自己的墓穴,并在父母的墓碑上撰诗一首。年7月日,黄鹤以岁高龄谢世,按照老人生前遗愿,被安葬在其父母墓旁。后来青山人民在其墓位西侧树立起一块墓碑,并在墓碑上刻录了黄鹤将军的生平和事迹。
洞庭古庙(杨泗庙)位于横岭湖(青山岛)下山村杨幺组西北角的沙丘上,原建于宋朝,取名为杨泗庙,是青山人为纪念南宋农民起义领袖杨幺而建。原庙被毁于明朝,但青山人仍一直敬仰杨幺,尊其为洞庭龙王,后来又在原址建庙,取名洞庭古庙,青山及周边渔民常进庙前来祭奠跪拜。
杨幺头像
杨幺头像耸立在杨幺头西北角洞庭庙东侧的小山包顶上。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约两米高的头像基座,呈一米左右的四方形,四周刻录着杨幺的生平事迹和诗文,另一部分是杨幺头像塑像,安放在基座上部。头像似在仰天长啸,刻画栩栩如生,表情悲壮豪迈。
延
伸
阅
读
青山故事
《青山故事之一:人文历史》
据《史记》载,公元前2年,五帝之一的舜帝南巡治水,来到了湘水之滨的南洞庭湖畔。舜帝因病而崩于苍梧之野,舜帝二妃即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追随舜帝来到洞庭,听说舜死于苍梧,则也自投湖水,溺死在沅湘之间。当地渔民就近将二妃葬于青草湖山。后人感念舜帝为勤廉贤明君主,二妃辅佐有功,遂在青草湖边为二妃立墓,同时在墓旁建起黄陵庙,以示纪念。
多年前,我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屈原遭馋罢职后,有9年多的时间长期流落往返于湘江和洞庭湖畔。相传被放逐的诗人眼见国家衰亡,自己报国无门,也曾赤足披发行吟于青草湖上。司马迁的《史记》对屈原遭受放逐、流亡于洞庭庭湖畔的情形描述是:“屈原至于江滨,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可惜的是,屈原没有留给我们与青草湖相关的诗文。
诗圣杜甫晚年时也曾两次来到青草湖。公元年,杜甫乘船由岳州去长沙,途经南洞庭湖时,已是傍晚时分,于是泊舟夜宿青草湖,并上岛拜谒黄陵庙、二妃墓。次年冬天,在由长沙北返途中经过南洞庭湖,因贫病交加,在湘江、洞庭湖和汨罗江汇合处的青草湖边的小船上凄惨地去世。这两次路经和夜宿青草湖,杜甫赋有《湘夫人祠》、《舟泛洞庭》、《宿青草湖》、《宿白沙驿》等诗,“洞庭犹在目,青草续为名。”“肃肃湘妃庙,空墙碧水春”等千古名句就出自这几首诗中。其中《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被史学界认为是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临终绝笔。
当然,在南宋时与青山结缘最深的当数农民起义领袖杨幺了。公元年2月,杨幺在青草湖山设立起义军水军营寨。年,南宋朝廷七易将帅,派抗金主帅岳飞率部对杨幺义军进行围剿。岳飞屯兵磊石、营田等,利用起义军中叛徒黄佐、杨钦“且招且捕”、“剿抚并行”,于这年6月中旬,在南洞庭湖中大败起义军,杨幺被岳飞部将牛皋俘获。杨幺宁死不屈,就义前“犹叫数声老爷(钟相的称号)”,官军“枭其首级,奏闻朝廷”。青山岛的渔民后来找到杨幺首级,将其安葬在湖边的沙山上,后人称其地名为杨幺头,一直流传至今。这里原建有杨幺庙,杨幺被青山渔民们尊为洞庭湖湖神供奉,后杨幺庙被毁,现仍存纪念杨幺的洞庭庙,供奉有杨幺的头像。
《青山故事之二:洞庭明珠》
很久很久以前,南洞庭湖中有一个叫田冬生的青年渔民,父亲因为还不起渔债,被湖主活活打死了,母亲也急得哭瞎了眼。那湖主还不放手,又要把他卖到外地去当苦工。在一些渔友的劝慰下,冬生无奈,只得驾了一只破渔船,带着母亲逃走了。他们逃到很远很远的荒洲边停下来,冬生就在洲上砍了些芦苇杨柳,搭了一个茅棚,住下来了。他每日靠装籇放钓,捞鱼捕虾,换些柴米养活母亲。
这一天,是母亲五十岁的生日。冬生一早上街卖了鱼,换了一口袋白米,称了两斤猪肉,还打了几两烧酒,准备回来给母亲做寿。谁知道他回到洲上时,那茅棚已化成一堆灰烬。原来,母亲因眼睛失明,做饭时不慎起火而引起一场灾难。母亲被烧得遍体鳞伤,痛得在地上打滚。冬生见母亲痛成那个样子,心如刀绞,泪如雨下。母亲微弱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娘害了你哪!”冬生流着眼泪说:“娘,你不要伤心!不是你害了我,是我害了你,要是我能好好照料您,又怎么会这样呢!”
棚子被烧掉了,冬生只好将母亲安置在船上。他每天一边打渔,一边细心照料母亲。可是这附近一无名医,二无良药,加上正是六月伏天,母亲身上的伤口都化脓了,有的地方还生了蛆。冬生急得茶水难进。母亲心里也十分难过,不忍心拖累儿子,几次想跳水寻死,都被冬生扯住了。冬生对母亲说:“娘呀,您不要这样,您十月怀胎,三年哺乳,十年教养,才把我拉扯成人,我就是变猪变狗也报答不了您的恩情!”
一天夜里,冬生刚合上眼,就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头对他说:“要想母亲病好,除非有珍珠。”冬生不知道珍珠是什么,也不知道哪里有珍珠。他正要问,只听见那老头又笑着说:“若寻珍珠,就在南洞庭!”说罢飘然而去。冬生醒来后想,这一定是神仙在帮我。
为了把娘医好,冬生白天打鱼奉母,晚上出湖寻找珍珠。珍珠是红的还是绿的?是圆的还是方的?是土里长的还是水里生的?他都不知道。不过,他想,只要有诚心,就一定能找到珍珠。
他找呀,找呀,找遍了大半个洞庭湖。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母亲的病一天比一天厉害,还是没有找到珍珠。一天夜里,冬生找呀,找呀,不知道找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了什么地方,只觉得腿也酸了,口也渴了,就一屁股坐在地上。他想起病中的母亲,想起比大海捞针还难找的珍珠,不禁伤心得落起泪来。他哭着哭着就迷迷糊糊睡过去了。忽然,他来到一个小岛上,迎面有两片青山,山坳里有一座瓦屋,屋里灯光明亮。他不知不觉朝瓦屋走去。此时,大门“呀”地一声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小姑娘。她笑着对冬生说道:“我家小姐说来了贵客,叫我出门迎接!”冬生怔住了,憨憨地笑着说:“姑娘,你认错了人吧?我是个穷打鱼的,算什么贵客呢?”
那小姑娘并不听他说什么,却一把拖着他进了屋。冬生抬头一看,中堂上挂着二十四盏明灯,灯下的一张大交椅上,坐着一个穿白衣白裙的年青貌美的姑娘。冬生不敢多看,连忙把头低了下来。只听那姑娘说道:“知你是一个孝敬母亲的人,因而送你一颗珍珠,成全你一片孝心!”接着,她拿出一个白绫手帕交给冬生。冬生打开一看,里面包着一颗白色的圆珠,形如鸽卵,毫光夺目。
姑娘又说:“你拿回去后,在你母亲身上轻轻滚动,火伤就会自愈。”冬生向姑娘连连作揖道谢。忽然二十四盏明灯一齐灭了,他眼前一黑。
冬生睁开眼睛时,却是睡在沙洲上,手里捧着一颗珍珠。他连忙回到家里,就用珍珠在他母亲的伤上滚动,果然不几回,母亲的烧伤完全好了。冬生想,这神珠能不能诊好我母亲的眼睛呢?他便试着用珍珠在母亲眼睛上滚了一下,母亲的双眼忽然一下睁开,重见了天日。母子大喜,双双跪在船头上,对着那碰见仙女的洲子磕头。
事隔不久,洞庭湖上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水面上浮出一个形如小山的大蚌壳来,中间站着那送珠的姑娘。她对冬生说:“你不要害怕,我是洞庭湖里修炼多年的蚌壳仙子。因为成全了你一片孝心,送了你一颗珍珠,而泄露了天机,触怒了玉皇,马上要遭雷劈!死不足惜,不过请你告诉后人,珍珠可是一种消炎镇痛的良药呵!”刚说完,一声炸雷,轰隆!那姑娘化作一阵清风向远方飘去。不一会,雨过天晴,南洞庭的湖面上留下两页庞然大壳。年深月久,就变成了浮在洞庭湖里状似蚌壳的一座小岛,也就是如今的青山岛。
《青山故事之三:历史人物》
黄鹤
黄鹤,男,公元年9月24日(清光绪二十三年八月二十八日)出生于湘阴县武穆乡(今青山湖村中山片区)一个农民家庭。幼读诗书,8岁入当地小学堂读书,年考入长沙市兑泽中学,曾参加过毛泽东在长沙主持召开的驱张(敬尧)运动秘密会议。会后,黄鹤与众多青年学子上街游行,还到日本货轮代生昌号上捣毁日货。
年春,黄鹤与陈明仁等一道考入广州陆军讲武堂,11月并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六队。黄鹤当时与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周恩来有较多接触,对其满怀敬佩,同时多次听过孙中山先生的讲学,获益良多。
年2月,黄埔军校部分学员参加东征,黄鹤所在的第六队为总指挥蒋介石的卫队,黄常为蒋传话送信。月12日,孙中山病逝,三军缟素,黄埔一期火线毕业,黄鹤被分配到黄埔三期学生队任见习排长,后因东征作战有功,先后擢升为特务连党代表和营党代表。
年月,黄鹤调任钱大均师第二补充团第三营营长,7月参加北伐。从广州乘军舰沿海路到了厦门北岸,对面来了条挂英国旗子的小汽筏,说这是英国领地,中国军舰不许停靠。岸上的英军用枪对着黄鹤率领的小兵舰,黄鹤愤然对英国翻译喊话:“你赶紧回去告诉英国人,我们是中国国民革命军,这是中国的领海,限你们半小时内撤开岸上军队,否则后果自负。”又回头命令官兵“武装起来”!在海上颠簸呕吐了天的官兵一下子来了精神,呼地跳起来齐声大喊:“打倒帝国主义!”将士们的无畏气慨震撼了对方,半小时后,英军果然撤离了海岸。
年月,黄鹤升任福建东路军教导师第三师第一团团长兼潭州警备司令,次年冬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队附兼第八队队长,不久后调任南京叶开鑫52师任少将政治部主任,后任谭钦部独立第四旅政治部主任。年冬,任福建卢兴荣师政训处长。期间因制止“反叛”有功,深得蒋介石器重。年“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在南昌召见黄鹤,称赞他“干得不错”,委其去河南20集团军商震部任中将政治主任,驻军在黄河两岸。年端午节前夕,蒋介石连续电令商震在郑州花园口决开黄河大堤,阻止日军进攻,眼看大片良田成为一片汪洋,成千上万百姓葬身鱼腹,黄鹤和不少官兵不禁潸然泪下。
年,黄鹤被调往桂林行营政治部任秘书长,个月后,又由桂林调重庆,在何应钦部担任第一师补充师师长。由于蒋介石继续实行消极抗日政策,部队很少上前线抗日。回想起黄河决堤事件,黄鹤不免心灰意冷,故向何应钦称病辞职,于年回到湖南,任第九战区政治部督导专员。借着这个头衔的幌子,黄鹤自己带头集资,带领群众修筑了南丰、重华、志诚等5个堤垸,他想走生产救国之路。
抗战胜利后,全国朝野都希望和平,可蒋介石却想消除异己,实行独裁统治。他一边调兵遣将,准备内战,一边将非嫡系部队一律编余。年秋,黄鹤奉命赴南京报到,参加编余将级军官中央训练团培训,这批将领有多人,大多是黄埔军校同学,参加过东征、北伐、抗日,年龄大,级别高,无专业,受训大半年还没有安置,在此同时,将官班中陈天民、奚泽两位将军因贫病交加而致本人和太太先后自杀身亡,引起了编余军官的强烈反响。为反抗蒋介石倒行逆施,训练团的官军有的主张向行政院请愿,有的主张发表宣言,揭露国民政府黑幕,有的主张拦截蒋介石的汽车跟他讲理,有的甚至主张暴动。黄鹤却说:“过去旧戏中,不是有一出《哭祖庙》吗?讲的是蜀后主刘禅之子刘谌不忍亡国,乃杀子哭祖之事。我们何不效法古人,到总理陵前痛哭一场,以一纸祭文将蒋介石的所作所为告知天下呢?”话音刚落,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大家当即推举黄鹤为哭陵总指挥。
年7月6日上午9时许,黄鹤率领驻南京的余将领整齐严肃地向中山陵进发。冲开陵园门,鸣放鞭炮,在孙中山陵前三鞠躬,默哀后,黄鹤用湖南湘阴话宣读祭文:“列强未倒,军阀未除,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民族仍存灭亡之患……而今狡兔死,走狗烹,鸟尽弓藏,狐悲兔死……”众将官们一个个声俱泪下,声震原野,数百名群众和余记者有不少也流出了眼泪。接着,他们以单行绕总理水晶棺一圈,有的长跪陵前,放声痛哭。奚泽将军联想起被迫跳江自杀的太太,当场晕倒,大家群情激愤,高呼口号:“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卖国贼”!哭陵活动持续一个多小时。
当晚,南京、上海、北平、武汉、重庆、广州等大城市的晚报都显赫地刊出了这条消息,有的甚至发了号外。第二天,除《中央日报》外,全国各地的大小报刊都作了报道,登载祭文评论,刊发黄鹤照片,一时,“哭陵将军”声名鹊起。有的大报评论:“南京将官哭陵的举动,是一次爱国主义的行动,是政治上的一件大事。南京六百将官哭陵,哭出了大家的心声,诉出了民族的苦难。”两年后黄鹤为此次事件还曾作诗一首:“长洲岛外炮声隆,北伐东征抗日军,除暴兴华止内战,将军八百哭中陵”。这次哭陵为黄鹤惹来杀身之祸。7月11日晚半夜时分,黄鹤的好友、保密局副局长徐志道派人通知黄鹤半小时内离开南京。黄鹤只得匆匆投奔武汉,到华中长官公署陈明仁长官处“避风”。
年元月,黄鹤随陈明仁将军到长沙,成立长沙自救会,组织黄埔同学联名反蒋。年8月5日,长沙和平解放,黄鹤随陈明仁、黄雍于古城东门迎接人民解放军进城。
是日中午,陈明仁设宴为解放军首长金明、袁任远“接风”,席间谈及当年黄鹤指挥“南京哭陵”往事,金、袁两位称赞不已。
年9月,黄鹤被安排在陈明仁兵团负责教育、改造干部工作,不久后,黄鹤主动要求去湖南军政大学学习。但一年多以后,黄鹤受到了错误处理,开始了长达24年的铁窗生活。5年,毛主席亲笔批示黄鹤无罪释放,已78岁高龄的黄鹤终于劫波历尽,开始了采菊东篱下的乡居生活。他在屈原农场的幽静别墅里黎明即起,练气功、打太极,种花种菜。闲暇无事时,与老伴张惠兰作客乡间,往返数里,尚不知倦。
年,黄鹤当选为湖南省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府参事室参事。次年5月在黄埔军校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黄鹤欣喜地见到了侯镜如、杜聿明等校友,还拜见了师母邓颖超。邓大姐赠送他精制景泰蓝纪念盘一个。多年来他坚持读书看报看电视关心时事,说到此生最大的心愿,黄鹤说就是看到祖国完全统一,中国国力强大,人民幸福安康。
5年11月,黄鹤不慎摔了一跤,致使左大腿骨折,由于体质好,卧床5个月后,骨折竟奇迹般愈合了!8年,黄鹤以岁高龄,回到老家青潭乡看望乡亲们,指导安排修建父母墓地,并在父母墓地旁留出自己的墓位,告诉亲友们自己百年之后也要葬在青山。针对乡亲们关于他父母墓前一株奇树来由的询问,黄鹤老人笑着说:“这根奇树呀,是飞来树、长寿树、银杏树”。黄鹤老人此行还在父母墓前留诗一首:“银杏花开叶换边,青红相映艳如烟,游人如织观奇树,更羡旁眠二睡仙。”
谈起自己的养生之道,黄鹤老人说:“最关键、最重要的就是要乐观、豁达。世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荣誉啦、地位啦、金钱啦,都要淡然处之。”老人还曾戏句:“自栽菠菜作羹断,大蒜青葱分外香,最喜夕阳红似火,再添百岁又何妨!”年7月日凌晨,黄鹤老人在屈原管理区的寓所内病逝,享年岁。归葬于其老家青潭乡中山村双龙组父母墓旁。
《青山故事之四:青山风俗习惯》
1、居住习俗
解放前,青山岛的一般人家住宅都比较简陋,多为茅草泥砖屋,也有用芦苇滚草糊泥为墙者。少数大户人家为木架构或青砖架构瓦屋。房屋以坐北朝南为主,讲究通风朝阳,前坪宽敞。模式以两间、三间一偏一横多见。住宅以中堂为尊,一般男客不随便进入闺女和媳妇居室。建房时先请“地生”择吉日动工,请“风水先生”看“风水”定向,上梁时,要抛发饼、放爆竹、杀雄鸡,挂红布于梁上,并宴请道贺帮忙的亲友和工匠,称之为喝“上梁酒”。亲友向主人来送建房礼金,称为“送神福”,前来帮忙做小工,称为“打报工”。新居落成后,屋主请人择定吉日,于半夜前打火把抬火炉领家人迁往新居,亲朋戚友紧随相送。稍微究和富裕一些的人家,通常在堂屋正中贴红纸书写“天地君亲师位”和一副对联,下设神龛,供奉祖宗牌位,堂中摆四方高脚桌凳,办红白喜事、宴请宾客均在堂屋。家里来了客人,住宿上也有禁忌:如果客人是一对夫妇,一般不安排同睡一床。20世纪80年代后,大部分家庭居室内都没有了过去的那些床内有“内架”的“架子铺”、“踏板床”和床檐床门雕花镏金的“雕花床”,时兴用高低床,摆放组合空俱、家用电器、沙发,悬挂匾额、字画。2、婚丧习俗
婚嫁:旧时婚娶多是“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由父母做主选择对象,请媒人穿梭撮合。男家先将生辰生月交媒人给女家,叫“发八字”、“请媒”、“提亲”,女家愿意后,双方即请算命先生合生辰八字。“八字”合符后,女家即择日邀至亲去男家探视家境和当事人相貌,俗称“看人家”。人家看成后,男家即择吉日与女家交换婚姻当事人的生辰八字,表示婚姻已定。
看亲完成后,一般由男家托媒人说合,择吉日“订婚”,男方备衣物、首饰、食物等礼品馈赠女方。订婚这天,一般由男方在家里办酒席,接女方的双亲和至亲前来吃“订婚酒”,并送给女方家订婚的彩礼。
结婚,青山男方家叫“收亲”,女方家叫“嫁女”。婚前男女两家和媒人商定“办酒”的日子后,男方要以红纸“礼书”并备酒食糖果等礼品礼金到女方家“报日”,也称“过礼”,女方家受礼后,一般要置办木器和“几铺几盖”等嫁妆,办结婚酒前天,女方家一般要将嫁妆和“装郎帽”、“装郎鞋”以成双条盒抬送至男方家。女方家并在婚前办“出嫁酒”。迎亲前一天,男方要备猪头、鞋子、鱼肉、酒菜、糖果和礼金去媒人家“启媒”,并设宴请媒人吃“陪媒酒”。与此同时,男方家还得送酒席(或折款为礼金)给女方家款待其家人,称为“离娘席”。迎亲都是在上午进行,男方一般视女方家相距的远近确定动身去“接亲”的时间。女子出嫁一般由其舅、娘、姐、兄、嫂、媒人和2名未婚女子等“送亲”,称为“高宾”,有“父不送嫁”的习俗。旧时送迎亲,一般由男方抬花轿到女方家迎娶,一路吹吹打打而行,到男方家门后,由左右“伴娘”扶新娘出轿,并由司仪按礼仪主持“拜堂”。拜堂结束后,新娘与新郎并坐床边,在司仪和亲友的见证下吃“交杯茶”(又称为“好顺茶”),房中龙凤喜烛齐燃,男女“高亲”席居上座开宴。新婚之夜,亲戚朋友,不分长幼,于新房内与新郎新娘逗乐(俗称“闹新房”)。还有的要整“烧火老倌”,将新郎的父亲或叔伯打黑脸、背火叉、挂牌子、穿蓑衣,多方戏弄。
新中国成立后,青山人的婚嫁习俗有所改革,自由恋爱、婚事新办的增多。至20世纪80年代后,繁琐的婚仪虽日渐淡化,但讲究排场、大摆宴席、大送礼金之不良风气仍比较盛行。
丧葬:病人弥留之际,亲人到场送终,刚一断气就要烧“倒头钱”(串钱),并燃放鞭炮“送终”,点上油灯、香烛,为亡者浴尸,换寿衣、寿靴等。亡者穿衣的件数要单数,一般上身穿五件,下身穿三件,按男左女右惯例,将尸体下塌于堂屋一侧,并向亲友报丧。丧事一般由孝子请当地名士为“都管”,设置灵堂“开吊”,请“车夫”(一般12-16名),采买丧事用品,接待前来祭拜客人,操办丧事。同时,孝子即请道士做道场,超度亡灵,“法事”一般做1-7天不等,大部分人家是2-天,法事内容一般有迎神、开路、设灵、祭灵、破地狱、渡奈何桥、唱孝歌、祭孤魂野鬼、烧灵位、送神奠土(俗称发关)等。邻里亲友一般都轮流通宵守候,俗称“坐夜”。也有的请民间艺人“哭灵”、演唱花鼓戏,唱《罗成显魂》、《秦妻梅吊孝》、《十月怀胎》等孝歌。
一般在出殡前一天入殓,称为“入材”。棺材内先垫放石膏或陈石灰、木炭灰等吸潮之物,棺内四周用黄纸或白纸糊上,待主要亲人到齐最后一次瞻仰遗容后,由4人抬尸放入棺内,然后,依次加盖准备好的“寿被”。头、脚、肘均用灰包塞紧固定,接着合上棺盖,封好“子口”,钉上“母钉”,此时亲友大恸,嚎哭不止,满堂悲泣。
安葬前先要请地生择期相地,请“车夫”掘墓穴,俗称“开金井”,要避开“犯重丧”的日子。旧时青山习俗把出殡时间定在午饭后,现在大部分已改为上午。启灵时,孝子扛幡抱灵,跪于棺材前,“车夫”们用丧绳托起棺材,置于高木凳上,绑扎龙杠,随着道士的撒米、打碗、口中念念有词,突然一声吆喝,打倒放棺材的高凳,鞭炮声骤起,显得很凶煞,这叫“打煞”,“车夫”们同时抬起棺材就不再停留,马上出殡。出殡上路时一般由孝子持孝杖、抱灵位、扛孝幡先行,车夫们抬棺材紧随其后,举花圈、打锣鼓、放鞭炮和前来送葬的乡邻走在最后。出殡中途歇息称为“打祭”,由亡者的晚辈亲属向“车夫”挨次叩头并赠送“路祭”礼。出殡途中,孝子要不断丢纸钱,放鞭炮,随棺起停跪拜。安葬完毕,孝子们和送葬队伍一般从另一条路线返回,安置灵位,俗称“安灵”。棺葬后孝子们要“烧灵屋”,同时逢七烧包,七七而止,孝子“守服”至来年。丧事后,第一个春节不出门拜年,一般在大门口贴上“守我堂前服,任他门外春”等蓝纸、黄纸黑字春联。
新中国成立后,青山的丧葬礼仪不断简化,逐步由唱“孝歌”、放“哀乐”、“打牌”、“坐夜”、开追悼会所取代,但亲友前来跪拜、送花圈鞭子和丧礼、孝家宴请前来祭拜的亲友仍比较普遍和盛行。
、年节习俗
春节:是青山人最看重的节日,俗称“过年”,离家在外的人总要想方设法赶回家吃“团年饭”,俗语有“寒露霜降水退沙,鱼奔深潭客奔家”。一般是农历三十中餐为“团年饭”,但在中山村徐家湾是以当天黎明时吃“团年饭”,晚上俗称,团年饭酒菜丰盛,就是极贫困的家庭,也会准备好鱼肉酒菜,特别是必有一条两斤左右腌制好、完整的连鱼鳞都不除的鲤鱼,称为“和年鱼”,但席上不能食用,要留至来年吃。晚上俗称“三十夜里”,一般是全家围炉谈笑、烤“海生”(糍粑)、煮甜酒、嚼柿枣、嗑瓜子,以享天伦之乐,俗名“守岁”。小孩子们则打着纸糊的灯笼,走家串户去给大人们“送恭喜”,往往能得到糖果食品一类的回报。大人们按例要给家里小孩子“压岁钱”。为防止小孩说不吉利话,于显眼处贴上“童稚之言,百无禁忌”的红纸条,在大门外贴鲜红的对联。许多人家还买来“门神”秦叔宝、迟尉恭的头像画来避邪。在每间房子和仓库、牛栏、猪舍里都燃灯点烛。扫地要朝内,垃圾存放不往外倒,临睡前放鞭炮关门,称为“关财门”,初一晨起开门即放鞭炮,称为“开财门”。初一一般不出门拜年,殷实大户讲究全家穿上新衣,大开正门,设香案供品,选准方位祭拜天地家神祖宗,然后热热闹闹办丰盛的酒菜,菜肴中一般有鱼、芋头等,俗取“年年有余”、“遇头”之意。正月初二,亲友互相拜年,俗有“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地方”的规矩,因此初二女婿都要往岳家拜年,初三、四起邻里互拜。平辈拱手一揖,晚辈跪拜,并互相祝愿“新年快乐”、“恭喜发财”等,初五忌出门拜年,尤忌女婿拜岳家。到了正月初六,开始有玩龙、舞狮、唱地花鼓的沿门闹春,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家家户户吃元宵、点明灯,彻夜灯烛通明。青山人新春期间还喜欢相互请客吃饭,称为“接春客”。玩龙舞狮活动是在沉寂多年后,于20世纪80年代再度在青山兴盛起来。
清明节:公历4月5日,又称“上坟节”。给亡故亲人或祖坟祭扫,鸣鞭炮,挂纸钱“扫墓”,又称为“挂山”或“挂清明”。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有“寒食培坟”之俗。青山人一般在清明节前培坟和上坟祭拜。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青山人习惯放下生产休息一天,有“牛歇端午马歇夏,人不歇端午招人骂”之俗语,一般在门口、墙边、窗台或渔船上插菖蒲艾叶,以酒拌雄黄、大蒜洒地,清油拌雄黄、大蒜涂疮疖,饮雄黄酒、点蚊香、吃粽子、盐蛋、包子。有端午划龙舟、看龙舟习俗,但划龙舟习俗难以年年沿袭,但喜欢看龙舟的习俗沿袭至今。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又称烧包节、鬼节。民俗一般在七月一日迎先祖,设神位于中堂,中晚供奉敬香,于十一、十三或十五日烧包撤位。烧包时有的还烧纸衣、纸裤、纸被帐、灵屋等。十五日有的还去外地佛教寺庙参加盂兰庙会,诵经拜忏,并于十五日晚参与放“河灯”。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讲究全家团聚一起,吃中秋月饼和糯米坨子,晚上全家围坐月下吃月饼、瓜果赏月,俗称“举福”。旧俗还有在房前地坪上点香设祭,对月跪拜,称为“祭月”。亲友间还有互赠月饼、糕点等食品之俗。
4、生产习俗
青山渔民长年生活于江河湖泊中,有着传统的驾船和捕鱼捞虾的经验。过去渔民世代受湖霸、潭主的压榨,居无定所,文化落后,大多以船为家,水退后在岸边临时搭棚栖居,沿袭下来的渔业生产习俗和禁忌也很多。
渔民正月择双吉日“发行”,又叫做“开头”,同时禁说“猫、虎、龙、鬼、梦”等。如果是新造的渔船,要“关头”、“亮墩”,下水要“喊礼”、“退煞”。渔船上要供“白龙将军”神位。人在渔船上要盘腿而坐,不能将脚外悬于船舷,尤其忌讳女人上船头。在渔船上一般赤脚,穿大袖口布衫和深蓝色、皂青色统裤,将裤腰纳入腰间系的绳子上,以防万一落水时,把裤子一扯就能脱下。请罾匠织网时忌猫,网织成后,须以猪血等物胶网、甑蒸。称捕捞收获为“河水”。开湖开潭时要在头船举行开湖仪式,主持仪式的湖主一手提雄鸡,一手持快刀,手起刀落将鸡头砍入湖中,将鸡血淋在渔网上,表示“刹腥”,然后鞭炮、火药铳连响,各业齐下。
青山渔民除年节的习俗与周边相近外,还十分看重二月二的龙抬头,四月初八的佛祖节,六月初六的杨泗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并举行祭奠仪式。20世纪60年代后,这些旧俗多已被废弃。
青山人虽然是以渔业生产为主,但也一直把农业生产当作副业,进行各类种植业生产。抛粮下种时,不得喝酒,也不能喊“吃饭”,插秧叫“插田”,插田之日清晨下田扯秧叫做“开秧田门”,收割谷子叫“扮禾”,当年所收获的第一顿米饭,特用小木甑蒸,另备好菜,敬祖先、天地、长辈,并接邻近亲友“尝新”。种棉花需多次薅草,有“棉薅三道白如银,锄头口上出黄金”之谚语,种植红薯和藠它时,叫做“开茴”和“开藠子”;西瓜土里摘瓜,主要是采籽、捏瓜,陌生人都可以放开肚子拣好的吃,但必须得把瓜子留在桶子篮子里;开采蔓荆子叫做“开包”(蔓荆子都长在沙山包上),每年春天在打湖草时,往往在湖洲上搭草棚栖息,并装香供神佛,两人合打一铺草称为“合刀”。每年在“芦花起飞老叶落”的农历十月进山砍芦苇、柳条,农历正月湖洲涨水前赶火烧山,有“火不烧山山不肥”之谚语。
5、饮食习俗
青山人一般以大米为主粮,日食三餐,冬闲日也有“四日八餐”之俗。旧时一般居民家里都有经济困难的时候,吃稀饭和在大米饭里掺红薯(茴它)、马铃薯(洋芋)、芋头、蚕豆、青菜的比较普遍。大多有嗜辣习惯,春天爱吃藜薅粑粑,三月三吃地菜子煮鸡蛋,立夏吃糯米坨,吃盐鸭蛋,端午节吃粽子、吃盐蛋,过年过节喜欢做甜酒,做糍粑(青山人称为“海生”),喜欢用瓦坛腌制蔬菜。饭后习惯吃姜盐茶,有客来则以豆子芝麻姜盐茶款待。在吃鱼上有“春鲇夏鲤秋鲫冬鳊”之说,这是对不同季节应吃不同品种鱼的品评。进入三伏天有逢伏吃生姜炒子雄鸡之俗。习惯饮本地作坊生产的谷酒,酒宴上以鱼肉为主,有八大芦碗、十大芦碗之分,传统上其中有一道“酥丸坨子”,以糯米煮熟后加红枣、柿饼、花生等配料捣制油酥而成,用芦花大碗装碗时要在碗面上方用稻草围扎堆砌而显得丰盛。
《青山故事之五:青山记忆》
0年4月,青山渔民在横岭湖捕获一条斤重的雌性中华鲟,随即放回湖中。
好大一条鱼!(原青潭公社严家山大队)
原青潭公社渔民丰收场景
青山出土的石器、陶器
"青山渔民在织网、补网、
排钓、磨钓"
///
·老人在晾网·
横岭湖自然风景区(青山岛)
山地户外健身休闲大会
横岭湖(青山岛)旅游特色产品介绍
蔓荆子
蔓荆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的果实,野生在青山岛东北面的十里沙滩沙丘上,大量野生着蔓荆子,因其特殊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环境要求,全国仅有几处地方出产蔓荆子。蔓荆子体轻,质坚韧,不易破碎,气特异而芳香,味淡、微辛,用于感受风热引起的头痛,临床常与防风、菊花、石膏等配伍应用,对于头风头痛病症,蔓荆子又可与藁本、川芎等配伍应用,治风邪所致的目赤肿痛、头目昏暗,常与菊花、川芎、决明子等配伍应用。蔓荆子是青山独有的中成药材,青山人习惯用其根、枝蔓泡制药酒,用以祛风除湿。初秋采摘的蔓荆子晒干后,青山人习惯用其煎煮鸡蛋吃。青山人还将蔓荆子与金银花、茉莉花、决明子等中药材搭配加工成药枕,可治头痛、头晕、颈椎病、活血化淤,防止脑动脉硬化等,是青山人馈赠客人的佳品。
青山蔓荆子功效说明
芦笋长于青山岛湖洲湿地上,每逢春天将其采摘,去壳后加点米煮熟,然后用冷水漂洗去杂,加工后的芦笋白嫩鲜脆,青山人习惯用其下鱼火锅,味道鲜美,如果压干挤出水份冷藏,还可以一年四季食用鲜芦笋。芦笋为纯天然粗纤维绿色食品,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十分有利于人类健康。
网青山干虾
青山鱼鲜
青山土鸡蛋
除以上产品以为
青山岛还有丰富珍稀鱼类
青山岛周边水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为水生动物和鱼类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特色鱼类主要有:黄颡鱼、黄鳝、鳜鱼、鲶鱼、才鱼、甲鱼、长春鳊、日本鳗鲡等。在丰水时节,青山渔民们还分别用专用的网具捕捞洞庭银鱼、针嘴鱼、毛花鱼,将这种特色鱼晒成淡干,生态原味,一年四季均可享用。
更多旅游
小周02092(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ghi.com/ystl/11194.html
- 上一篇文章: 护心宝典2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