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如何保护我们的血管吴坤生不摄
佛山电台顺德广播FM90.1《医家有嘢讲》
年5月18日(周四)14:30-15:00(首播)
年5月19日(周五)06:00-06:30(重播)喜马拉雅账号:顺德碧云主持:碧云
内容:高血压的防治(世界高血压日)
嘉宾:如何保护我们的血管(全国血管健康日)
嘉宾:广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吴坤生
点击页底的,播放录音可暂停拖动更自由
节目内容(吴坤生供稿)
(每年的5月18日全国血管健康日)
来自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每年约有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每10秒钟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而来自《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达2.9亿人,居中国所有疾病发病率、死亡率的首位。
造成这些数据的罪魁祸首,也就是威胁血管健康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是由于胆固醇在血管壁内沉积而形成的。它与现实生活中的交通拥堵如出一辙,都是“堵”惹的祸。于是,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项目(CCEP)共同倡议并发起了全国血管健康日,即每年的5月18日。5.18源于一个指标值:5.18mmol/L(毫摩尔/升),即正常人血液内总胆固醇异常的临界值。人体是由血管组成的,血管健康决定人的寿命。而由胆固醇沉积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是威胁血管健康最重要的因素。将5月18日设为“血管健康日”,就是希望唤起大家对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危害的认识,从了解胆固醇与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开始,主动去管理血管健康,提高血管健康水平,降低心梗、中风、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胆固醇是「好」是「坏」,你分得清吗?
要想搞清楚来龙去脉,还得先认清胆固醇。胆固醇是血脂的一种,是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的一种固醇类化合物,主要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好」胆固醇),其中含量最高、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的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中起核心作用,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国内外的血脂异常防治指南都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为首要的干预靶点。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它会使胆固醇沉积在动脉血管壁,形成如同黄色小米粥一样的斑块。当斑块不断增大时,血管只能逐渐变窄甚至堵塞,最终引起各种危害生命的疾病。这就是它被称为「坏」胆固醇的原因。
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恰恰相反。说它好,是因为它是个十足的血管清道夫,功能类似家中的吸尘器,能够清除动脉血管壁上的多余胆固醇,防止斑块形成,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好」胆固醇。
LDL
HDL
??胆固醇的正常值及控制目标值?
血脂异常尤其是LDL升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中风、颈动脉狭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等)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大量临床研究反复证实,无论采取何种药物或措施,只要能使血清LDL水平下降,就可稳定、延缓或消退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并能显著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血管内累积变大的过程无声无息,逐渐堵塞血管。患者不一定有明显的胸闷、胸痛的症状,胆固醇检测也不一定高。这些不稳定斑块随时可能破裂,如隐形炸弹般瞬间让血管堵塞,导致心肌梗死、猝死、中风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如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清楚胆固醇的正常值及控制的目标值。
中国成人胆固醇正常值[mmol/L]
分层
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理想水平
<2.6
正常水平
<5.18
<3.4
>1.2
边缘升高
5.18-6.2
3.4-4.1
升高
≥6.2
≥4.1
降低
<1.0
那么对于已经患有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高胆固醇血症的人来说,我们该如何控制胆固醇达标呢?首先我们要对这群人进行危险评估。简单来说,已经患有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者直接列为极高危人群;符合如下条件之一者直接列为高危人群:(1)LDL≥4.9mmol/L;(2)1.8mmol/L≤LDL<4.9mmol/L,且年龄在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其余的为中危、低危人群。
控制目标值[mmol/L]
危险等级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危、中危
<3.4
高危
<2.6
极高危
<1.8
对于HDL1.0mmol/L者,主张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目前无药物干预的足够证据。
??胆固醇过高怎么办?
影响胆固醇水平的主要因素有:(1)年龄与性别:胆固醇水平常随年龄而上升,但70岁后不再上升甚或有所下降,中青年女性低于男性,女性绝经后胆固醇水平较同年龄男性高;(2)饮食习惯:长期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摄入可使胆固醇升高;(3)遗传因素:与脂蛋白代谢相关酶或受体基因发生突变,是引起胆固醇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
临床大夫经常被冠心病患者追问,“我已经吃了降脂药,胆固醇水平正常了,我可以停药了吧?”实际上,胆固醇主要来自人体自身的合成,食物中的胆固醇是次要补充。我们人体所需的胆固醇有20%是从饮食中摄入的,而80%是我们自身合成的。因此想要降低胆固醇,就需要看看你的胆固醇偏高的问题是出在那20%还是80%。
胆固醇过高先调整饮食:对于不少人来说,胆固醇偏高常常伴随着肥胖,这可能和我们摄入太多高胆固醇饮食有关,也就是那20%过多了。如果是因为这种原因,通过饮食的控制、运动量的增加多数能够把胆固醇降下来。
代谢问题才需要药物:还有一部分人身体并不胖,饮食和生活也很健康,却依然查出胆固醇偏高,这就可能是那80%的问题了。在改善生活方式后仍然无法降脂就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如果是脂类代谢发生问题,就需要药物控制了。
不摄入胆固醇就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吗?这是不科学的。胆固醇虽然是形成动脉脂肪斑块的主要成分,但还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它不仅参与了细胞膜的形成,而且是合成类固醇类激素、胆汁酸、维生素D等的原料,是人体组织细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因此对于大多数正常组织来说,保证胆固醇的供给,维持其代谢平衡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非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不必严格限制,人体需要适量胆固醇的摄入。动脉粥样硬化预防的基础措施,也即是保护血管的关键在于科学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多做运动,发现问题尽早找专业医生咨询、合理用药。
??七大因素决定血管年龄与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评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BMI≥28kg/m2)、≥50岁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发病),这七大危险因素决定了血管年龄和健康状况,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血管“年龄”怎么测?
目前并没有很好的方法能够监测、量化血管的年龄。我们平时所说的“血管年龄”并不是专业的说法,但目前人们可以通过颈动脉超声等科学手段得知自己血管的情况,如果出现斑块就一定要提高警惕,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咨询专业医生是否需要使用药物等方法来治疗疾病。医生建议:30岁以后可通过检查颈动脉超声,来进行血管年龄的测评。还可以采用CT、核磁共振、造影等医学影像技术进行科学检测。
??如何监测和管理你的血管健康?
第一:要定期检查血管健康,及早发现并检查出血脂异常情况。
l20-40岁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
l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进行血脂检测。
l已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及其他高危的人群,应每3-6个月测量1次血脂。
第二:不同人群都需要建立适合自己的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
l低胆固醇、低盐、低糖及不饱和脂肪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食物,拒绝“三高”食品,拒绝肥胖,如超重,要合理减肥。
l经研究以下八种食物对疏通清理血管、预防血管硬化就有很好的功效,平时可以多吃:玉米、番茄、茄子、苹果、海带、茶叶、大蒜、洋葱等。
l早睡早起,不熬夜,让血管也有足够的放松状态享受睡眠。
l不同年龄的人群,每周至少5天时间,进行每天30-45分钟的体育锻炼。
l提倡有氧运动,使全身血管也做做“体操”,保有弹性。
l避免久坐。有研究表明,每坐一小时血管的堵塞率能增加14%。办公室一族可以1-2小时起身活动筋骨,利于血液循环。
l戒烟限酒,远离烟草,尽可能修复血管已有损伤。可以以茶代酒,有研究显示茶内有效成分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l保持良好的心态,精神压力过大会加速血管老化。
第三:若你的胆固醇有异样,请按照医生嘱咐,该忌口忌口,该吃药吃药。有冠心病、中风的人群,一定要按医生指示,坚持长期服用药物。糖尿病人群,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点击页底的,播放录音可暂停拖动更自由
节目预告??5月19日(周五)关于母乳喂养(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
??5月22日(周一)谈谈自然分娩
嘉宾:顺德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何洁云
??5月23日(周二)双相情感障碍
嘉宾:医院精神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许志平
??5月24-25日(周三、四)甲氧沙林溶液拉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ghi.com/xgyy/6871.html
- 上一篇文章: 冠心病心脏支架与搭桥手术
- 下一篇文章: 动脉粥样硬化离我们到底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