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患者应该如何控制胆固醇



据统计,全球每年新增万心血管疾病患者。所谓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疾病和卒中,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胆固醇”在现代社会中给人的印象是“谈虎色变”,因为胆固醇过高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其实,胆固醇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固醇类化合物。我们知道,人体是由细胞组成的,而胆固醇就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另外,胆固醇也是我们体内的很多类固醇激素(性激素,肾上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等),胆汁酸,维生素D的前体物质。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体又离不开胆固醇。问题的关键是要怎样维持好我们体内的胆固醇代谢平衡,才能够不顾此失彼。维持胆固醇的代谢平衡就需要我们知道胆固醇的来龙去脉——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怎样运输?人体内的胆固醇1/3来自食物,2/3在体内自行合成。正常人每天从膳食中可获得-mg的胆固醇,膳食中的胆固醇主要来源于动物内脏、蛋黄、奶油及肉类。植物食物中不含胆固醇,含有的是植物固醇,过多摄入植物固醇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吸收。肝脏则每天合成大约-mg的胆固醇,其中40%在肝脏氧化成胆汁酸随胆汁排入小肠,而其中大部分则在小肠下段被重吸收入血进入肝脏构成所谓的“肝肠循环”。那么从肝脏合成的和膳食中吸收的胆固醇进入到血液中,去哪儿了呢?第一,被细胞摄取来合成细胞膜。第二,被不同的组织细胞摄取,转变成具有多种生理作用的重要物质。第三,如果吸收或肝脏合成胆固醇过多,或者由于个体自身的基因缺陷(如细胞膜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缺乏)导致血液中胆固醇过剩后,胆固醇就会被氧化,然后透过动脉血管壁的内膜屏障沉积到内膜下,随后被赶到此处的巨噬细胞吞噬,经过一系列反应最后形成动脉斑块,造成管腔的狭窄或闭塞,这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第四,胆固醇在肝脏内被氧化为胆汁酸随胆汁排出,排出量占肝脏合成量的40%,在小肠下段其中大部分被重吸收入血,少部分被肠道细菌作用后转变为粪胆原而排出体外。

那么胆固醇是怎么在血液中运输和被组织细胞摄取的呢?胆固醇在血液中的运输要靠载体来实现,这个载体就是脂蛋白。脂蛋白有多种,包括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脂蛋白a(LPa)。1分子HDL含1分子载脂蛋白A,HDL与胆固醇结合后与肝细胞膜上的HDL受体结合,通过包吞方式进入肝细胞被降解,所以HDL也叫“好的脂蛋白”。VLDL运送肝细胞生成的甘油三酯,与胆固醇转运无关。每1分子LDL,IDL和LPa含有1分子载脂蛋白B,这些脂蛋白与胆固醇结合后除了通过组织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被运送到细胞内发挥各自的作用外,也会将胆固醇运送到动脉血管壁内膜下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以这类脂蛋白叫做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属于“坏的脂蛋白”,其中LDL最重要。LDL胆固醇正是临床用药需要“打压”的靶物质。

希望通过以上讲解大家能够了解胆固醇。









































昆明白癜风治疗医院
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ghi.com/xgyy/5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