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狭窄外科治疗的新观点



这段时间西伯利亚的寒流一阵阵南下,气温骤降带来了深秋的寒意,又到了每年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新老病人陆续发病入院,繁忙中我们迎来了10月29日的世界卒中日。

秋雨绵绵,一场秋雨一场寒,又到了贴秋膘的季节。什么是贴秋膘,说穿了,就是使劲吃,长胖点,脂肪多点好御寒过冬。但中老年人吃多了容易血脂增高,而动脉硬化、颈动脉斑块、颈动脉狭窄、脑梗塞、高血压、脑溢血、颅内动脉瘤、心肌梗塞都和高血脂密切相关。

其实,预防颈动脉斑块、颈动脉狭窄、脑梗塞恰恰应该少吃,控制饮食。如果已经有了颈动脉斑块,但血管狭窄小于50%,临床症状不重的患者还需要药物治疗,控制血脂,稳定斑块。如果颈动脉斑块所致狭窄超过70%或狭窄50%但伴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应考虑采取手术治疗。

手术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血管内支架置放术(CAS)两种方式。

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CEA)的优点是疗效好,术后复发率低,而且治疗总费用少,报账比例高,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治疗颈动脉斑块伴狭窄和预防卒中(中风)的“金标准”手术。缺点是创伤较大、恢复较慢。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的优点是创伤较小,恢复较快。但斑块其实只是被支架挤到血管壁的一边,没有从血管里面彻底清除,因此术后斑块复发率远高于剥脱手术。而且该手术也存在其他风险,如术中斑块脱落;术后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治疗,一旦发生脑出血则可能导致无法挽救的灾难性后果。

两种技术孰优孰劣,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

欧美国家几十年来数十万例的研究结果均表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总体效果显著优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我国的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方式的治疗结果基本一致,但支架手术复发率远高于剥脱手术,另外,费用是剥脱手术费用的几倍,而且不能报帐。

事实上,两种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不必过分追究谁好谁差,决定手术效果的不仅仅是手术技术和技巧本身。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各方面因素,选择最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式。

目前全美每年约15万人左右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而我国虽然颈动脉狭窄病例数量庞大,但每年接受内膜剥脱术的病例总数不到人,主要以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为主,其中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脑梗塞及颈动脉狭窄患者大都收入到内科病房,内科医生只会做支架,不会做剥脱,没有向患者说明有两种手术方式,或者说明了有两种方式,但过度强调了剥脱手术的风险,淡化了支架的风险。

2.外科医生对内膜剥脱术宣传力度不够。

3.其他经济和利益因素。

在渝东南地区,重医大附一院是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医院。目前正努力加大脑梗塞和颈动脉狭窄防治的科普宣传,把知情权和选择权还给患者,让大家知道颈动脉狭窄有两种治疗方法,而且金标准手术是内膜剥脱术,而不是支架介入。建议患者尽早清除颈动脉血管内的“垃圾”,降低脑梗塞发生的风险,以免在发生严重脑卒中(中风)后丧失最佳治疗时机。

摘要及改编: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神经外科何朝晖教授撰写的网络文章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最好
白癜风治愈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ghi.com/xgyy/5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