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网上暑期健康知识宣传第二期来啦常见
“这个活动好!”
“关爱职工健康,普及健康知识,实用易记易懂,大赞??”
“学习健康知识,同时也能答题赢奖,真棒!”
......
空白
网上暑期健康知识宣传及答题抽奖活动开始后,赢来职工一片“叫好”,大家相互转发,认真学习,为7月24日-7月30日网上答题活动做好充足准备。
答题赢奖
输入
“
请大家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健康知识吧~
”
一、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控制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预防的切入点和关键措施。临床上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类,原发性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继发性高血压仅是某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是可以恢复正常的。
二、高血压水平分级
正常高血压:收缩压mmHg和舒张压80mmHg
正常高值血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
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
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mmHg
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mmHg和舒张压90mmHg
一、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主要有哪些?
①遗传因素。大约60%的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②精神和环境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受噪声或不良视觉刺激等因素也会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③年龄和性别因素。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女性在更年期和更年期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
④生活习惯因素。膳食结构不合理,如过多的钠盐、低钾饮食、大量饮酒、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均可使血压升高。吸烟可加速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⑤药物的影响。避孕药、激素、消炎止痛药等均可影响血压。
⑥其他疾病的影响。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甲状腺疾病、肾动脉狭窄、肾脏实质损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嗜铬细胞瘤、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⑦其他疾病的影响。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甲状腺疾病、肾动脉狭窄、肾脏实质损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嗜铬细胞瘤、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二、高血压对人的伤害有哪些?
可损伤心、脑、血管、肾、眼等,可能造成冠心病、脑卒中、脑血栓、脑溢血、动脉硬化、肾衰竭、眼底动脉硬化、外周血管病变等损害。长期高血压易致血糖增高。
一、夏季如何预防高血压?
夏季是高血压病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较多的季节,因为夏季人体的睡眠质量下降,易造成自主神经紊乱,入睡后迷走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致使夜间血压升高,有可能导致出血性中风。而血压的波动还受到情绪的影响,如果血压波动大,还会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1.勤喝水夏天温度较高,出汗较多,可使血液浓缩,引起心肌梗死及脑血栓形成等严重疾病,因此高血压病人要主动饮水,不可待口渴才饮水,每次~毫升,一天0毫升左右。
2.饮食以清淡为主夏天高血压病病人的饮食应以清淡为宜,适当增加富含钾、镁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中的芹菜、黄瓜、大蒜、绿豆及香蕉等。每天摄入盐量应少于6克。
3.适当的午睡夏天日长夜短,睡眠不足将影响血压的稳定,故有高血压病的病人在夏天应创造温度适宜而幽静的休息环境,除夜间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外,每天还可午睡1小时左右,这将有利于保持血压的稳定。
4.适当的运动夏天高血压病病人的健身锻炼,仍可适当进行,但应避免在高温、高湿和通风不良的环境下进行。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适度,不可盲目加大运动量,以防能量消耗过大,影响血压和体温调节中枢,诱发血压猛增,甚至危及生命。
二、服用降压药存在的误区
①明知有病却不吃药,认为药物有副作用而拒绝用药
②凭感觉用药,没有感觉就不吃药
③血压控制住了就停药
④认为长时间服用某种降压药会产生抗药性
⑤盲目用药,不按医嘱而自行选择药物
⑥用药初期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就自作主张随意换药
⑦过量服药追求快速降压
⑧相信保健品可以替代药物
一、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二、糖尿病主要症状
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2、疲乏无力,肥胖
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三、糖尿病诊断标准
符合下列任意一条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1)有糖尿病的症状(多饮、多尿、多食、原因不明的体重下降),并且随机静脉血糖≥11.1mmol/L;
(2)空腹(禁止摄入食物8小时)之后测静脉血糖≥7.0mmol/L;
(3)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2小时后静脉血糖≥11.1mmol/L;
(4)非空腹的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值≥6.5%。
糖化血红蛋白可作为反映近两三个月糖尿病控制情况的理想指标。
一、糖尿病分型
1、1型糖尿病发病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2、2型糖尿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二、糖尿病并发症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般糖尿病出现十年以上的病人开始出现眼底病变,但如果血糖控制差,或者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患者则可能更早出现眼底病变。
2、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可分成五个阶段,最终可能引致肾衰竭。
3、糖尿病足。初期只是脚部伤口难于愈合,若处理不当可引致截肢。
4、糖尿病口腔溃疡。
5、糖尿病昏迷。严重低血糖会发生昏迷。发生低血糖时应立即口服果糖。
一、糖尿病的易感人群包括?
1、有糖尿病家庭史者。
2、超重或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者。
3、有妊娠糖尿病或曾分娩巨大胎儿(出生时体重大于或等于4kg)的妇女。
4、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
5、血脂异常,包括甘油三脂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或两者兼具者。
6、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多食少动、吸烟、饮酒、作息不规律的人群。
7、曾经发现血糖偏高或尿糖阳性者。
8、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利尿剂、抗精神分裂症及躁狂抑郁症等影响糖代谢的药物者。
9、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
二、夏季要特别注意糖尿病足
夏季是糖尿病足的高发期,严格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和根本。在此基础上,糖尿病人此时节还要注意:
1、少穿旅游鞋,保证足部清爽干燥,避免脚癣,穿凉鞋时穿上袜子,避免足部破损
2、注意驱蚊,尽量避免双足被蚊虫叮咬
3、每天用温水和肥皂清洗双脚,保持足部清洁
4、及时修剪过长的趾甲,特别是趾甲边缘,防止其向肉里生长。
专家提醒:糖尿病人一旦发现足部皮肤瘙痒、发凉、感觉迟钝、红肿、破损难愈,就应及早就医检查,治疗。
您可能还想看
学习
网上暑期健康知识宣传及答题抽奖活动开始啦!!!
学习
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历史演进
学习
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全总将牵头做好这15件大事!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更多精彩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ghi.com/jbby/8117.html
- 上一篇文章: 动脉硬化的三个阶段,晚期称作坏死期
- 下一篇文章: 健康心梗脑血栓动脉硬化都跟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