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前沿外周血管疾病实现腔内精准治
6月29日,海慈医疗集团血管外科成功举办下肢动脉疾病腔内治疗研讨会,会议邀医院血管外科蒋俊豪教授进行手术指导与疑难病例讨论,并为7名下肢动脉闭塞患者成功实施腔内微创手术,业内专家近20余人前来学习交流。
蒋俊豪教授,国内知名血管腔内治疗专家,医院血管外科教授,擅长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颅外颈动脉硬化性病变等外周动脉疾病的腔内和手术治疗以及主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的腔内治疗。曾赴澳大利亚Newcastle和Adelaide以及德国Leipzig进修外周血管疾病的腔内治疗。
63岁的李大爷出现右下肢凉麻、无力症状,半月有余,经血管外科医生检查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考虑到患者患有高血压,有双股浅动脉支架植入史,为其量身定制了腔内微创治疗手术方案——斑块旋切+药物球囊术。
什么是斑块旋切?如果把下肢闭塞的血管比作是长了厚厚水垢的管子,斑块旋切就是一层层地并“水垢”切下来,像吸尘器一样清扫干净,让病人体内尽量不留异物。
据海慈血管外科李强副主任介绍,手术时仅需要在大腿根部穿刺一个针眼,进入斑块旋切系统,将血管内增生的钙化斑块全部切掉。为了防止再次内膜增生,辅以药物球囊扩张,将药物贴到血管壁上,抑制血管再狭窄。“药物球囊扩张通俗地说,就是给血管打了层蜡,上了层漆”,李强副主任说,这两项技术结合,可以让病人少放甚至不放支架。
针对下肢血管狭窄及闭塞,目前多采取动脉内血管成形术来治疗,用很小的球囊把阻塞的血管撑开,或植入支架保证血液能够流到足部,从而达到治愈下肢缺血的效果。这种方法虽然普遍、简单,但放置支架后需要长期吃药,如果糖尿病人血糖控制不佳,血管还可能会阻塞,或将面临截肢的风险。斑块旋切加药物球囊扩张术有效帮助患者打消这些顾虑,最大程度地除掉体内硬化斑块,加上药物球囊扩张,有效抑制血管再狭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很大一部分下肢血管狭窄患者。
此外,蒋俊豪教授与集团血管外科团队一起为动脉狭窄、急性肠系膜动脉缺血等患者成功实施腔内微创手术,缓解了患者疾病痛苦。7台手术从上午9点到下午5点,30多斤重的铅衣压在身上,他们的贴身手术服几次被汗水浸湿,家属感动不已,频频道谢。近年来,外周血管疾病的腔内治疗有了长足的发展,诊疗技术和手段在探索和实践中也得到不断改进和提升,本次研讨会深入探讨了如何更精准有效地进行治疗,不仅包括更精准的术前和术中评估,还包括因病变而不同的穿刺入路选择、导丝球囊支架等手术材料的选择和操作技巧、操作步骤的精细化等方面。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ghi.com/jbby/8016.html
- 上一篇文章: 著名中医学家吴附子,治病精髓原来是这样
- 下一篇文章: 3月3日全国知名中医专家齐聚海慈预约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