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体脂率如何测量
点击上方轻氧,轻松跑步
身体脂肪含量过高
会造成肥胖
肥胖不仅对身材有影响
还会对身体健康不利
我们通过体重秤得到的体重数字
是包含了体内水分、骨骼、肌肉、
内脏器官、血液以及脂肪等的总重
所以使用体重秤来称体重
只能测出自己体重数字的减少或增多
是没有办法得知
自己减掉的是水分,肌肉或者是脂肪的
那我们的脂肪含量究竟是多少呢?
是否应该减肥呢?
什么是体脂率?
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
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
又称体脂百分数,
可以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
体脂类别
因为脂肪在体内的分布位置不同,
身体脂肪可分为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
皮下脂肪往往出现在真皮层以下,筋膜层以上。
内脏脂肪其实是人体必需的,
因为内脏脂肪围绕着人的脏器,
对人的内脏起着支撑、稳定和保护的作用。
体脂率的正常范围
正常成年人的体脂率
男性是15%~18%
女性为25%~28%
体脂率应该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体脂率的测量方法
1.目测
男子的体脂率体型特点:
4%~6%臀大肌出现横纹(健美运动员最理想的竞技状态)。
7%~9%背肌显露,腹肌、腹外斜肌分块更加明显(健美运动员竞技状态)。
(10%~18%为男子的理想型体脂率)
10%~12%全身各部位脂肪不松弛,腹肌分块明显。
13%~15%全身各部位脂肪基本不松弛,腹肌开始显露,分块不明显。
16%~18%全身各部位脂肪就腰腹部较松弛,腹肌不显露。
19%~21%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81~85厘米。
22%~24%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86~90厘米。
25%~27%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91~95厘米。
28%~30%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96~厘米。
31%以上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厘米以上。
女子的体脂率体型特点:
8%~10%极少数女运动员达到的竞技状态(会引起闭经、月经紊乱和**缩小)
11%~13%背肌显露,腹外斜肌分块更加明显(女子健美运动员竞技状态)
14%~16%背肌显露,腹肌分块更加明显。
(17%~25%为女子的理想型体脂率)
17%~19%全身各部位脂肪不松弛,腹肌分块明显。
20%~22%全身各部位脂肪不松弛,腹肌开始显露,分块不明显。
23%~25%全身各部位脂肪基本不松弛,腹肌不显露。
26%~28%全身各部位脂肪就腰腹部明显松弛,腹肌不显露。
29%~31%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81~85厘米。
32%~34%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86~90厘米。
35%~37%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91~95厘米。
38%~40%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96~厘米。
41%以上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厘米以上。
2.脂肪夹
在身体特定部位用手指捏起皮下脂肪,
再用脂肪夹量厚度,
判断自己的胸、腹、腿部脂肪堆积情况
然后利用公式估算出体脂率
价格虽较为便宜但结果准确率不高
3.BIA测量法
BIA测量法的主要原理是
将身体简单分为导电的体液、肌肉等
以及不导电的脂肪组织,
测量时由电极片发出极微小电流经过身体,
如果脂肪比率较高
则所测得的生物电阻较大,反之较小
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较为准确的测量值
但家庭中使用的相对较少
4.BMI计算法
两个公式
BMI=体重(公斤)÷(身高×身高)(米)
体脂率:1.2×BMI+0.23×年龄-5.4-10.8×性别(男为1,女为0)
体脂过高的危害
体脂率过高,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以上就可视为肥胖。肥胖则表明运动不足、营养过剩或有某种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而且常会并发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胆囊炎等病症;若体脂率过低,低于体脂含量的安全下限,即男性5%,女性13%~15%,则可能引起功能失调。
虽然人体离不开脂肪的存在,
但是过量的脂肪堆积
则会导致人体罹患其他疾病,
脂肪含量超标的朋友,
减脂就是他们的首要任务。
轻氧跑步
和放弃的痛苦相比,身体上的疲惫算得上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ghi.com/jbby/4589.html
- 上一篇文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六个常见问
- 下一篇文章: 吉心常识腿动脉硬化支架手术后要注意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