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人群肺功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
生物样本库BS小组
摘要
研究背景:关于肺功能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吸烟是否对两者间相关性作用有影响,至今未有确凿的证据和结论。因此,我们应用广州生物库心血管亚队列对肺功能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研究方法:经B超测量颈总动脉(CCA)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动脉斑块,采用涡轮流量计测定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的定义是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0.70。使用中国人群的计算方程得出FEV1和FVC的预测值。
结果:在名50岁以上参与者中,有名(23.5%)检查提示存在颈动脉斑块,COPD患者CCA-IMT均数高于非COPD患者((0.82±0.29mmvs0.76±0.31mm,P=0.02),肺功能与CCA-IMT之间的关系没有因吸烟状态不同而不同(交互作用P值:0.23-0.83)。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COPD患者CCA-IMT增厚(CCA-IMT≥1.0mm)的风险降低并且不再显著(调整后OR值1.45,95%CI0.91-2.29;P=0.12)。参与者的FEV1预测百分比按三分类分组后,与最高组别比较,最低组发生CCA-IMT增厚的风险显著性升高(调整后OR值2.18,95%CI1.42-3.34),患颈动脉斑块的风险也显著性升高(调整后OR值1.50,95%CI1.08-2.09)。参与者的FVC预测百分比按三分类分组后,与最高组别比较,最低组发生CCA-IMT增厚的风险显著性升高(调整后OR值2.29,95%CI1.46-3.58),但患颈动脉斑块的风险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调整后OR值1.29,95%CI0.93-1.80;P=0.13)。
结论:中国老年人群中肺功能减退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二者间呈明显剂量-反应关系,此关系不受吸烟状态的影响。
作者:PanJ,etal.
编译:朱彤
校审:刘世建
原文:
TheassociationofpulmonaryfunctionwithcarotidatherosclerosisinolderChinese:GuangzhouBiobankCohortStudy-CVDSubcohort.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ghi.com/jbby/3946.html
- 上一篇文章: 老人预防动脉硬化就要做到这些事
- 下一篇文章: 2015年的一场大善事与动脉同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