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恩中老年常见慢性病的中医养生
治疗慢性肾病中医优于西医
——水肿、慢性肾炎的中医养生
说到慢性肾病,
许多人也许不以为然,
殊不知一旦演变成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
它对人类的危害程度就不亚于某些癌症。
肾损害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常见的有急性肾炎、慢性肾炎等。目前国内外对于肾病的认识和医疗尚缺乏理想的方法,如透析,只能维持生命而且易产生依赖性和透析综合征,肾移植的成功率低,排斥现象还一时难以解决,激素疗法的副作用很明显且易复发,加之透析和肾移植的费用昂贵,往往使众多的患者难以承受……
西医对各种肾炎的治疗,多采用激素疗法,但激素对病情的掩盖性较强,副作用明显且易复发。激素药物的副作用有:①导致身体发胖、抵抗力下降、血糖升高、皮质类固醇症、消化道溃疡、电解质紊乱等;②可引起骨质疏松,引发股骨头坏死;③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都对性功能有影响,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泼尼松等皮质激素会家在性功能的障碍程度,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泼尼松等皮质激素会加重性功能的障碍速度,导致生精功能降低或消失,性欲消失、阳痿。
目前对肾病的治疗,就总体来说,中医优于西医。因为中医一方面疗效明显不易复发,另一方面,无痛苦、无毒副作用且费用低。肾病虽难治,但并非不治之症,尤其在慢性肾炎尚未发展到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阶段,中医是有办法、有把握的,只要掌握治疗关键,用药合理,可以取得理想疗效。
医院退休名老中医董文学教授在治疗慢性肾病方面,有自己的绝招。年8月27日,山东烟台55岁的男患者刘某,经朋医院找董教授,自述9年前出现没有明显原因的全身浮肿,医院检查出现了尿检异常的现象,潜血2+,诊断为慢性肾炎,在医院采用激素治疗,病情得到了很大好转,却一直反反复复,几年来药物一直没有断过,可病情控制很不理想。最近病情加重,尿液泡沫很多,乏力、头晕得很厉害,检查患者潜血++,尿蛋白3+,下肢重度浮肿。根据患者病情,董教授确诊其为慢性肾炎,并认为下肢浮肿前沿日久,壅塞气机,气行不畅,无力推血,血行缓慢,久而瘀滞,而络阻血瘀腹伤肾阴,从而形成恶性因果循环,导致病情更严重,因此开以90付自己多年临床总结的经典验方——消症健肾汤,以健肾养肾、利水消肿、益气化瘀。
30天后患者的乏力头晕等症状明显减轻,一个百日周期下来,下肢浮肿完全消退,尿液泡沫正常消失,尿常规检查结果转阴。从病情危重到现在恢复健康,患者感激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出院时一定要给董教授送一面锦旗以示感谢,很多病友亲眼看到了患者死里逃生的过程,都连连称奇!
老中医养生小常识
肾病养生禁忌
1、忌食辛辣海鲜等发物及豆类、豆制品、干果类等易上火食物;
2、忌食鹿牛羊鸡鹅狗驴肉及膏汤、骨头汤;
3、水肿者、血压高者宜低盐;肿甚禁盐;血尿者宜多饮水;
4、每日适度锻炼,但注意避免过度疲劳;
5、保持大便通畅;
6、禁用伤肾的西药或中药。
冠心病、心脏不适要三分活血七分通络
——心脏病的中医养生
侯耀文、马季、古月、高秀梅……无数心脏病猝死病例告诉我们,冠心病的所谓“突发”,均不是偶然,而是“水满自溢”“瓜熟蒂落”的结果——此时动脉硬化已是全身性多处的病变了,动脉狭窄的程度至少出现了心脏不适的临床症状,不论症状轻重,动脉已经开始硬化,所以我们一定要对心脏病保持足够的警惕。
如果出现了以下情况,证明心脏病已经盯上了你,必须抓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疼,并可向左肩放射,一般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慌气短,休息后自行消失;
3.包餐、寒冷、看惊悚影片,用力排便或性生活时,出现胸闷、心慌、气短或胸痛不适;
4.夜晚睡觉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或白天平躺时突然胸痛心慌、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可缓解;
5.听到敲锣鼓或其他强噪声便心慌、胸闷;
6.反复出现不明原因的心跳加速或过缓。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叫胸痹,多见于老年患者,临床常呈现心悸、心律失常、心绞痛、疲倦乏力、胸闷气短或烦躁出汗等症状。
“冠心病的治疗,目前各种新药、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尤其是心血管介入技术(搭桥、支架等)发展十分迅速,这确实挽救了不少危重病人的生命。然而冠心病发病一小时之内猝死、心血管介入术后的在狭窄、心衰、心律失常、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等,仍是很棘手的问题。况且介入治疗只能改善局部,不能改善整体,未能从发病的根源治疗,所以只能改善一时,而不能维持长久,病根不去,动脉硬化还会加重,还可能出现再狭窄、再梗死。
中医认为冠心病乃本虚标实之病。本虚则心气不足、心阳虚损、心脉失养、心志不宁;标实则气滞血瘀、痰饮阻滞,故治疗宜标本兼顾,以治本为要。中药作为冠心病药物治疗方式之一,具有从根上遏制冠心病恶化,进而根本康复的特殊优势。因此,冠心病用中医调理比较好。医院退休名老中医董文学教授有一专治心脏病冠心病的经典验方“通络养心汤”,临床应用已30多年,证明对各类顽固性心脏病均有很好效果。
”有个孙姓病人,72岁。9年前得了冠心病,稍微一活动或是天气突然变化,心绞痛就发作。医院里跑,每年冬天医院里度过的,体质越来越差。找到董教授初诊时,发现他的舌头胖大,边上有很多牙齿印(中医术语叫齿痕),舌头颜色暗紫,同时舌苔水汪汪的(中医叫滑苔),脉象很沉,很难摸到。患者自己说非常怕冷,小便次数多,活动以后就容易喘气、憋闷,隔三差五腿就肿起来了,董教授认为主要是心阳不足,无力推动血液和水液的正常运行,所以才会胸痛、胸闷。
想要调治,必须三分治七分养,不能只单纯地活血化瘀、扩血管、消肿,必须赔补心气,让心气打通心络,从根本上消除血脉淤堵,气血在经络里畅行,冠心病自然就好了。随后董教授就给该患者开了30付“通络养心汤”,每天饮用1付,一个月复诊,患者的问题解决了一大半,不适症状明显减轻,心绞痛次数明显减少,不那么怕冷了,手脚热乎了一些,经过一个百日周期的调养,心绞痛再没发作,水中也消退了,用患者的话说就是“感觉舒服了”。
老中医养生小验方
心脏病养生禁忌
1、保持情绪稳定,禁激动;
2、低盐低脂饮食,避免饱食,保持大便通畅;
3、禁绝烟酒;适度锻炼控制体重;
4、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
中风、偏瘫、脑动脉硬化名老中医有验方
——脑血管病的中医养生
很多人感冒以后,会不由自主地咳嗽清嗓子,这主要是因为嗓子里面有痰了,这样的痰,被中医成为“有形之痰”;除此之外,人体还有“无形之痰”存在。中医上讲的有形之痰,就是能咳出来、能看到的痰;而无形之痰,就是湿邪或者毒素聚集而成的东西,它藏在经络脏腑里面,看不到,只能凭借症状间接地表现出来。在无形之痰形成初期,它就像在人身上穿了小一号的衣服,让我们的身体感觉发紧、发困、发沉;到了后期,就会阻塞经络,阻滞气血运行,引发中风(也就是西医所说的脑血栓、脑梗、脑出血),而出现头痛、头晕、肢体活动障碍、偏瘫麻木等较为严重的症状。
中医认为中风和体内的“无形之痰”有很大关系。
↓↓↓
医院退休名老中医董文学教授在青海有一个多年失去联系的老友,三年前突然中风,人抢救了过来,但左半个身子不能动,感觉也麻木。在当地进行功能康复锻炼的时候,医生给他做理疗,每天推拿、红外线按摩等,两个月下来,情况没有一点儿好转。后来针灸了一个月,也没有明显效果。这样的打击,让老友几乎崩溃,他觉得一个只能躺在床上的废人活着没有了意义。但是他的家人对他没有放弃,辗转找到了董教授。董教授给老友开了自己临床多年总结的中风偏瘫验方——“化瘀健脑汤”,嘱咐老友每天按时服用,一百天为一个调养周期。刚刚一个月,就有好消息传来,老有感觉浑身痛,左胳膊感觉比以前有劲了,能抬起来一尺高了。
董教授除了高兴外,嘱咐老友,中风偏瘫不同于其他病,恢复难度非常大,调养得当只是一个方面,主要还是靠病人长期不懈的坚持。后来,大概一年时间,病人能够自己走路了,虽然走得不利索,但生活能自理了,全家人特别高兴。
董文学教授在几十年临床实践中发现,治疗中风偏瘫等脑血管疾病,在祛痰的时候,如果加一些理气的药,效果就会更好,这是因为痰可以随气升降,气滞则痰聚,气顺则痰消。董教授总结的中风偏瘫经典验方——“化瘀健脑汤”对各类脑血管病均有很好的效果,尤其对脑出血后遗症、中风、偏瘫、脑供血不足、头痛、头胀、头晕、脑动脉硬化、脑梗、脑血栓等人群的健康养生效果极佳,只要对症,只要能坚持按疗程、按周期调理,无不取得满意效果,是董教授极为推崇的经典验方之一。
老中医养生小常识
脑血管病养生禁忌
1、加强锻炼,但避免过度疲劳;
2、饮食清淡以素食为主,少食高脂肪食物;
3、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
4、保持情绪平稳,禁暴怒或长期忧郁、焦虑等;
5、每日睡前喝ml水。
耳鸣、听力下降是耳聋的报警信号
——耳鸣、脑鸣、听力下降、耳聋的中医养生
现在,很多人被耳鸣耳聋困扰。尤其是耳鸣,有的人甚至一天24小时持续耳鸣,好像总有一只知了在耳朵边上不停地鸣叫,或如风声,或如流水夹杂蟋蟀叫,让人心烦意乱。并且,心烦失眠的时候,耳鸣的声音还会被放大。
很多人耳鸣的同时,会发现自己听力下降,听不清别人说话了,造成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还有精神上的创伤,生活收到极大的干扰。
“鸣为聋之始,呆为聋之渐”。
这句话意思是说,
耳鸣是耳聋的最初症状,
耳聋可以慢慢发展成老年痴呆,
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耳鸣耳聋的后果。
治疗耳鸣耳聋,西医几乎没有什么好办法,而中医的优势却很明显。
中医认为耳鸣、听力下降主要是由于肾阴亏虚造成的,但并不是肾阴不足的人都会耳鸣,还需要一个导火索,这个导火索有可能是发怒,也有可能是劳累,很多人发怒劳累后出现耳鸣或耳鸣加重,主要是因为生气劳累的时候肝火很旺,肝阳上亢会造成肾阴不足,而肾开窍于耳,肾阴不足的时候,没有足够的营养滋养耳朵,就会形成耳鸣。许多人之所以耳鸣反反复复治不好,是因为在用药的时候,没有滋补肾阴。
医院退休名老中医董文学教授在治疗耳鸣耳聋方面颇有心得:有一个病人最近几个月耳鸣得厉害,老像有蝉在耳朵里面叫,听力也没有原来好,家里人大声说话他才能听清,心烦得不行,而且总感觉很累,连路都不愿意走,腰酸困,下楼的时候腿发软,好多次都要摔倒。董教授用自己几十年临床总结的经典验方——“聪耳养生汤”,每天一剂,早晚服用两次,30剂后耳鸣明显就减轻了。前后共喝了一个百日周期,耳鸣彻底消失,听力也恢复得和从前差不多,不再失眠烦躁,整个人精力充沛,用他的话说,自己好像回到了二十多岁的时候。
“聪耳养生汤”是董文学教授临床40多年总结的经典验方,补肾培阴、通窍聪耳效果极佳,对耳鸣、脑鸣、听力下降、耳聋都有很好的效果。尤其耳鸣,一般病程越短治疗效果越好。病程在10天内,使用该方15~30天就可明显见效,1~3个月就可基本改善或康复;病程半年以上者则效果较慢,见效至少21天左右,治疗至少3个月以上可明显恢复,所以一定要早治疗,不可拖延。
老中医养生小常识
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饭前喝汤,胜过药方;
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
若要身体壮,饭菜爵成浆。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ghi.com/hbyx/9069.html
- 上一篇文章: 血管堵没堵弯腰摸这个地方自查简单一招
- 下一篇文章: 健康直播间丨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