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脚疼需警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腿脚疼需警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认识

行走后腿脚酸痛是很多中老年人经常遇到的情况,其实这种酸痛现象是一种疾病“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早期表现。动脉硬化会导致血管狭窄,甚至完全闭塞。

症状

在疾病早期,下肢动脉狭窄,患者步行时下肢疼痛,此时如果病人坐下小憩片刻,则酸痛感可缓解或减轻,这就是所谓的“间歇性跛行”。

到疾病后期,下肢动脉完全闭塞,这时即使在休息时也会因为缺血而产生剧烈的疼痛,称“静息痛”,夜间特别明显,常因剧痛而彻夜不能入睡。

持续严重缺血会使皮肤、肌肉活力逐渐丧失,终致出现患足特别是脚趾溃疡、坏死,坏死部位的反复感染用一般药物常无法控制,产生所谓的“老烂脚”。

早期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在动脉硬化狭窄的早期可通过抗凝、祛聚或扩血管药物治疗,促进血液流动,纠正组织缺血,同时步行锻炼增强下肢组织对缺血的耐受力,促进侧支血管的形成和开放,起到缓解病情的作用。

腔内介入治疗

一旦疾病进入“静息痛”或者足坏疽阶段,应通过介入或手术打通闭塞的血管,恢复患肢的血供。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具有微创、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可重复操作的优点,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最佳选择。

腔内治疗只需在大腿根部进行穿刺,借助特殊的导丝、导管,将球囊导入狭窄闭塞部位进行扩张,必要时可放置金属支架。。

腔内介入治疗的优点

1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2成功率高(90%),死亡率低

3保肢率高,腔内治疗截肢率4%,传统治疗截肢率34%

4可重复治疗,再次行介入治疗,同样安全、有效

5只需局部麻醉,副作用小,更适合年老、体弱患者

治疗误区

1.出现腿脚疼痛、麻木,误当腰椎病治疗

2.腿脚抽筋,自认为是缺钙,其实是血管堵塞

3.腿部酸痛需要保暖,但不能“热泡”

4.建议参加步行锻炼,不要做剧烈的运动

5.忽视早期治疗,轻则可能面临截肢的悲剧,重则甚至危及生命

6.做了介入治疗,就忽视了药物治疗,定期按时服药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预防保健

1严格戒烟;

2低盐低胆固醇饮食、控制血糖、控制血压;

3注意患肢保暖,但切忌缺血肢体热敷或理疗;

4控制体重,调节情绪;

5坚持平地行走锻炼。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ghi.com/hbyx/13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