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课堂动静脉泵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



作者:孙永新,赵迎娱,刘宁,李彬

使用单位:中国医院康复科

本文节选自《中国医科大学学报》第39卷第11期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或深部组织的破坏,皮肤到骨、关节的各层组织均可受累。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晚期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患肢的功能,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其病因机制目前不甚明了,多与血糖升高、微量元素平衡失调、血管内皮损伤、血液流变学异常、凝血功能异常等因素引起的大血管病和微血管病变有关。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控制血糖、抗炎和改善微循环目的的药物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但效果并不理想,同时治疗周期长、医疗费用高,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动静脉泵是一种模仿肢体远端静脉丛生理效用而制成的骨科临床辅助治疗仪器,该系统能防止静脉血液淤滞,加快动脉循环。在骨科临床应用中,动静脉泵作为一种无创性治疗方式,具有简单、安全和有效等特点。我们利用动静脉泵治疗糖尿病足,观察其疗效以及患肢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病变的影响,并进一步明确其治疗机理,为糖尿病足的治疗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年1月至年1月于中国医院就诊的50岁以上糖尿病足患者36例(患肢38条)。所有患者均符合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公布的糖尿病和糖尿病足诊断标准。患者病程1—3年,患者均接受正规的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同时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75mg/d,每日1次。患者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共16例,其中男12例,女4例,每日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液(分子量2—4万U)ml和普通胰岛素,滴注6—8d。实验组共20例,其中男15例,女5例,接受复方丹参液联合应用动静脉泵治疗,动静脉泵60min/次,充气压力mmHg,充气时间3S,放气时间20s,每日2次,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2组患者的年龄和病程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1.2.1评价方法和手段

2组研究对象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由同一调查员进行询问、填写一般情况及相关病史,每天观察、测量并记录1次足部皮肤的完整性、皮肤的颜色、双足足背动脉搏动、疼痛。

1.2.2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和趾臂指数(toebrachialindex,TBI)的测量:根据SCVIR标准,使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VP-科林)测定患肢的ABI和TBI,测量3次取平均值。

1.2.3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的检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肢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

1.3统计学分析

测量数据采用x±s表示,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分别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ABI、TBI和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间治疗前后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的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胭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

实验组在3个疗程治疗后,患肢的ABI、TBI与治疗前相比升高15%和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胭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中,除胭动脉DIA没有变化外,胭动脉SVOF、DVOF、TSV、EDV分别比治疗前明显增加53.2%、52.7%、43.5%和4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对照组治疗3周后,患肢的ABI、TBI与治疗前相比增加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胭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胭动脉DIA、、EDV与治疗前相比没有明显变化,胭动脉SVOF、DVOF,TSV分别增加23.3%、30.6%和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比较,实验组胭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2.2治疗前后胭动脉收缩期峰速度和舒张末期速度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胭动脉RISV、EDV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患肢症状的改善

治疗后,无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均约有90%的患肢症状明显改善,肿胀消退、皮肤紫绀缓解;80%患者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足部疼痛缓解。

3讨论

动静脉泵又称为间歇性充气压力装置IPC(in—termittentpneumaticfoot







































北京治疗白癜风那个医院好
中药可以治愈白癜风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ghi.com/yfzl/5786.html